返回第一百一十四章 美利坚的前途(8)(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杜鲁门当然也听完了霍夫曼的演讲。对里面大部分内容他都是嗤之以鼻的倒不是说霍夫曼故意捏造而是很多明显属于生拉硬扯比如印第安人的事哪个美国人在乎?又比如美国几次扩大版图那也是实力+运气的行为。连目前近在咫尺的墨西哥都不叫唤德国人还想着多管闲事?
    即便霍夫曼拼命攻讦的镇压老兵事件这问题到现在也差不多解决了——在罗斯福和他杜鲁门手上解决的该为镇压负责任的是胡佛。
    但有一点他在内心不得不承认德国人是说对了——阴谋集团!
    是不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集团呢?
    在形式上自然不可能有像德国人在演讲中描绘得那样存在一个公开或秘密的组织但实际上决定美国大政方针、决定美国内外政策的核心权利确实操持在极少数人手上——资本家集团、华尔街大亨、资深政要与各显赫家族构成了一张大网。这张大网上的关键节点和依附于他们的其他人士比如高级军官、名律师、社会公共知识分子、国会和州议员、各中高级文职官僚等等加起来不过也就占美国家庭总数的万分之一(美国大概有近3500万个家庭)。
    杜鲁门也是这个体系中的人物他对此心知肚明只不过没人会承认而已。霍夫曼所说的或许对普通民众还有点煽动力但对于真正见识过高层政治的人来说这真的不能算是新闻。
    很多幻想人士还凭借一点点推断、臆测结合层出不穷的幻想硬生生提出了共济会这个阴谋团体。
    表面上一人一票的民主程序无非是这个集团退选出两个代表供选民们来选择表面看起来两个候选人不共戴天、恨不得拼个你死我活实际上彼此政策摊开来讲差距不大无非大家需要在台前卖力表演一番。论政客的自我修养和表演艺术没有人比他们更精通了。更何况就算真的意见分歧、对策不一又怎么样?国会山的议员、层出不穷的院外游说集团有的是办法让你改变主意“开左灯、向右转”的行为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总统的职业生涯通常只有4年或8年但作为政客却要在这个圈子里厮混很久哪怕自己老了干不动还有家族成员。任何想出格的人都要仔细掂量一下自己的身份和未来今后还打不打算在这个圈子里混了?
    即便总统做了12年拥有崇高威望一举将美国从大萧条阴影中带出来的罗斯福总统在很多时候也面临无形的阻力和干扰当初“炉边谈话”、“租借法案”通过时都花费了无数心血只有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知道自己性命已不久于人世的他才下定决心在很多领域独断专行。因为他已无需再顾忌其他人的脸色与想法而且罗斯福几个儿子都是坑爹的花花公子他从未指望过这些不成器的家伙能继承自己的政治遗产。
    杜鲁门情况与罗斯福稍有不同他不是通过全民选举上来的总统所以很多时候必须顾及党派利益像主动退选、个人出面承担所有责任都是冒很大风险的。虽然他信誓旦旦表示将来要卷土重来但万一战后风向大变他沦为阶下囚送审的概率可不小。所以在确定退选后杜鲁门已授意手下销毁部分文件和资料将来万一追查也只能说明杜鲁门措施不当、应对无力而不能说他违反体制和程序——后者才是最要命的东西。
    现在他和杜威就共处一室两人需要就某些问题充分交流意见。杜鲁门一宣布退选他对杜威而言就不再是威胁那些泼脏水、指责的话也不必再说都是成熟政治家彼此知道分寸该表演时要表演该认真时要认真。杜威显然也是明白的和杜鲁门单独在一起时他充满自信宣布完施政纲领的脸布满了阴霾——他知道议和这件事不好搞无论杜鲁门是否委任他为这个特别大使都不好干但却又非干好不可。
    他沉吟道:“关于议和阁下有什么想法?”
    杜鲁门叹了口气:“由于巴西战役失败使我们将德国势力遏制在南美中部的尝试失败了史迪威、李奇微两位将军虽然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