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六章 第二次中途岛战役(7)(第2/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0公里且提前进入实用阶段实现批量生产。
    在发射场试验基地中有已通过验收、由两级火箭串联起来的超级v2(后重新定名为v4)最远射程1200公里可从佩内明德基地一直打到挪威外海预计从10月份开始批量建造同时在改造该款导弹的潜射性能;目前正紧锣密鼓试验的是两级串联外加4个附加助推器的v6火箭射程预计2500-3000公里可以从佩内明德一直打到巴伦支海是准备放入xxx级超级潜艇的战略潜射火箭弹头最大承载力5吨——可搭载超级炸弹使用。
    使用三级火箭附加4个助推器、拥有5000公里以上射程的v8火箭也完成了有关设计准备在适当时机展开地面点火试验根据布劳恩的进度表预计将在1949-1950年生产出来弹头承载量同样5吨不但计划搭载超级炸弹还准备搭载更高级的核聚变炸弹。
    但v5巡航导弹的开发不太顺利对这款导弹的开发要求是可实现飞机挂载重量不能大于800公斤射程不少于120公里且突防速度不低于900公里/小时现在三个目标只能实现其中任意两个。
    由于v5不能实现连带基于v5准备反辐射的v7暂时也没法实现(重量不大于250公斤战斗部不少于50公斤射程不低于60公里)。
    从型号就可以看出来现在单数结尾的都变成了巡航导弹双数结尾的都变成了弹道导弹霍夫曼准备等下一阶段重新推出命名法把巡航类和弹道类区分开来。
    历史上困扰德国火箭的精度问题逐步得到改善v2+弹道导弹和v3巡航导弹使用了三重引导机制:第一惯性陀螺仪;第二敌方无线电辐射引导;第三本方无线电指令引导如有必要v3还可加装经改良的红外引导。
    同时这次在v2+弹道导弹上还安装了康拉德-楚泽先生的杰作使用电子管与继电器组合的z5型核心计算机运算速度接近800次/秒之所以说是核心是因为安装在火箭上的计算系统只需要安装给定逻辑进行计算而不需要具备通用编程能力也不需要完整计算能力大大简化后可安装在上面为保密还安装有定时自毁装置。
    在德国国内1000次/每秒的通用型z5计算机已在各个核心领域发挥作用了康拉德-楚泽研究团队的下一个目标是z6——由电子管和晶体管一并构建运算速度可达10000次/每秒的大型通用计算机这个被霍夫曼称为“我的退休金”的科研项目现在估值已超过5亿帝国马克一旦z6制造成功至少可达15亿马克估值——全德国乃至全欧洲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乃至政府要害部门都用得着而且是天然垄断的。
    改进后v2+弹道导弹的圆概率偏差从早期v2的10-12公里降低到7-8公里v3因为飞行速度慢引导效果显然更好在本方有确切指令可中继引导的情况下圆概率偏差从5-6公里直接下降到2-3公里。
    在火箭兵们快速忙碌的同时2艘xxi潜艇在萨尔瓦多外海悄悄探出了头——他们将共同组成导弹发射的中继引导为提高命中精度出力。
    “报告长官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启动。”凌晨2时许一切就绪的电报终于到了多恩伯格中将手里。他看了看马沙尔后者微笑的点点头示意他可以下令。
    佩内明德基地负责人、因功被提升为中将军衔的多恩伯格屏住呼吸下达了“启动”命令掷矛手战术立即发动。
    “点火!”
    被战列舰包围在中央的导弹航母迅速发射一枚又一枚导弹开始拖着震慑人心的尾焰扑上天空:v2+是垂直发射的尾焰一直往上升但有个明显的角度v3是斜角发射的先往上升然后逐渐改平。
    所有海军官兵都呆呆地看着一道又一道掠空而去的火焰然后猛然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帝国万岁!”
    “实在实在是有些震撼人心!”马沙尔笑道“现在我终于能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