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二十四章 苏维埃反击战(5,4500票加更)(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这种编制的装甲师耗资当然是巨大的因为除了地面上见到的钢铁丛林外头顶时不时掠过的fw-190f型攻击机严格说起来也是装甲师的组成部分。1944年装甲师与1943型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空地攻击一体化给了每个师36架对地攻击机的指挥权在编制、补给上这些机群隶属于空军但作战上这些飞机却直属于部队指挥由集团军调配并把指挥权下放归于师指挥部管辖。
    虽然德军利用闪电战打出了赫赫威名但实际上在配合过程中一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无非是敌人更烂、更弱不禁风所以看上去才战果辉煌。但在战争进入第5个年头后就算是最蠢笨的敌人也开始学习并寻求应对之法了红军同样调整了相应战术。最常见的就是利用小规模兵力进行快速阻击即出动坦克、坦克歼击车和伊尔2强击机进行配合作战。
    每次规模不是很大也就是营级最高不过旅级(相对于德国团)但造成的损失却不小为了应对越来越难多的虎式坦克红军不但开发了t-34/85、is-1、is-2还把su-85msu-100等坦克歼击车提前释放了出来一反常态地开始走精兵化反击路线。当然这种路线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来红军这种精锐装备数量不多拉不起太大规模二来能熟练掌握这种战术的优秀部队也不多快速反击不是谁都能学会的。
    但却给德国编制庞大的装甲师或者一直引以为傲的重装甲营造成了极大的困挠等遭到袭击的地面部队手忙脚乱召唤空军前来支援时除非正好在附近否则每次都会被逃脱也尝试了配备自行防空车的应对办法但这样活动起来就不方便更重要的是如果要完全防住不知道要耗费多少防空车本来装甲力量规模就非常大在配备大量防空车肯定要玩不转。
    下面把这个问题提交了上来霍夫曼亲自拍板决定地面部队配直属对地攻击机——在戈林时代根本不可想象但元首现在身兼三军总司令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最初对地攻击机有过选型hs-129、ju-87g、ha-329(见本书同人架空)都曾经进行过考虑但后来霍夫曼没选择其中任何一种而选中了fw-190对地支援型。
    由于ta-152和do-412的快速量产使fw-190开始有多余特别是早期的fw-190a(1-6)系列已不足以承担空优作战任务但数量还不少在处理给盟国一大批超过2000多架。后来军备部经过综合分析和判断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再单独上马对地攻击机纯属浪费便主张将这批飞机全部改为f型对地攻击型号(f型和a型在机体上相似)。
    除对地攻击任务之外这些由战斗机转行而来的fw-190攻击机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对敌军缺乏战斗机保护的对地攻击机和战术轰炸机进行战斗因为即便改成f型对地支援fw-190依然还是不错的战斗机对付伊尔2或者轻型轰炸机绰绰有余了。
    这个选择最初让人有些愕然但仔细斟酌后却不无道理:红军加大伊尔2的配备是为了弥补其孱弱的反装甲能力德军并不需要过分强调这种能力单凭坦克性能和数量就足以碾压对方了配备对地攻击机的目的一是协同快速侦查二是防止敌军攻击机攻击本方坦克fw-190f不但能够胜任这个目标还节约了大批经费何乐而不为?
    在内部演示的时候这套战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就在陆军高层以为元首要由此建立陆军航空兵时霍夫曼却哈哈大笑:“陆航是要组建但却不是这种飞机我们有全新的装备。”
    很快一批军政要人包括豪塞尔在内便看到了新装备:fa-223龙式直升机。
    这款飞机从30年代末期便在福克博士的推动下开始研制到42年时已生产了预生产型进行试飞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主要技术指标在世界各国中是一流的超过了美军u-6试验性直升机的能力:升限超过7500米载重量超过2000千克巡航速度2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