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八十四章 战争是政治的最高境界(上)(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月10日蔡茨勒紧赶慢赶终于赶回了柏林此时对英伦三岛空袭已进入第8天距离最终行动时刻也越来越近不过打仗永远不会按部就班来刚抵达大本营指挥部他就得到了一个意外消息:昨天傍晚配合北大西洋破交航母编队行动的潜艇在格陵兰岛西南方遇到美军航母编队粗略判断有3-4艘航母3-4艘战列舰和一批轻型军舰。美军速度很快所以潜艇没赶上追击更谈不上战果。
    该消息立即引起了最高统帅部的高度关注霍夫曼本人对此也十分重视。今天白天破交舰队舰载侦察机搜索后却未找到敌舰队所以海军方面略微有些紧张连带陆军也紧张起来。一天下来大西洋上侦察机不断穿梭彩云改、大西洋督查四处翻飞大有将北大西洋翻个底朝天的架势。霍夫曼对此倒很有信心北大西洋虽大但只要有心去找一定可以找到今天找不到就是明天明天找不到就是后天横竖不会偏离太久。而且英美舰队又没有什么绝对优势碰上了打就是有什么好担心的?
    他更关注的是英美的政治动向与战争格局。
    切断英加航线、空袭英伦三岛不仅是军事仗更是政治仗最重要用意有三个:第一敲打英国内部的强硬派告诉他们不要以为目前隔海对峙德国除了破交就没有别的办法;第二试探英美联盟的可靠性——英美已分别有人员与德国密谈霍夫曼不相信他们不知道对方的小动作看看这对冤家会不会有同床异梦之处;第三验证美国下一步的政策走向。
    华莱士被替换这么大的公开消息当然不可能被瞒住不可避免在时隔许久后传到德国其他国社高层不懂华莱士和杜鲁门的区别霍夫曼却看得很明白哪怕他不知道华莱士中断援英、援苏的具体讲话内容只要一结合约瑟夫-肯尼迪的谈判过程和美国人事变化他就能猜出美国立场的微妙变化——德国让约瑟夫带回去的和平条件为华盛顿拒绝了主张对德强硬、继续维持战争一派占了上风所以仗还得打下去。至于杜鲁门霍夫曼比所有人都清楚他额头上贴着硕大的“强硬派”标签还用美国人再来告诉自己么?
    在这个大前提下霍夫曼想看一看美国的决心到底有多大或者说美国人所谓的“抗争到底”这个底到底是什么立场或界限。现在看来英美这对欢喜冤家感情还没有到破裂的程度起码美国人这么快就派出了援助舰队说明美国的要价还是很高的——正如约瑟夫在谈判中暗示的那样如德国不放弃日本美国就不会放弃英国。
    这尚在众人意料之中但日本的情况就有点出人意料。
    科尔前不久发来消息通报了日本情况:第一是日方对二次西征态度暧昧不像第一次时上赶着和德国沟通询问能得到多少好处反而开始强调自身困难譬如军舰不够、印度局势还未稳固等等言下之意可能5月份都不能成行。第二是关于保护费。这一点日本人没藏着不肯说反而如实坦白并说明拿到的好处向德方通报了苏联获得物资数量与种类的清单希望德国体谅日方难处并予以谅解。
    谅解不谅解霍夫曼知道不用说就是个姿态而已日本小家子气是出了名的这次拿到24船物资(30余万吨)应该喜出望外德方谅解不谅解日本都会这么做他犯不着为区区一点物资和日本怄气那样格局太小。
    当初支持堀悌吉的很大用意就是希望他能切断苏联的外援通道对方确实也履行了承诺谈判40%保护费的消息霍夫曼同样知情他最初以为是堀悌吉切断援苏航线同时又给苏联人一个借口而已。最高统帅部包括霍夫曼在内都认为美国绝不肯吃这个哑巴亏这条航线肯定断了没想到美国居然还照办这让他对美国人的强硬姿态有点刮目相看而且还不好指责日本什么——总不能日本40%过路费不收专门为德国打工吧或者强行让日本这么办也可以但必须让德国补偿这40%?那可就轮到德国难受了。
    另外科尔汇报了自己的推测:日方可能会在5月中下旬酝酿一次较大的军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