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一章 大英帝国(续)(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伦敦遭遇火箭袭击的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华盛顿罗斯福又惊又急在它看来大不列颠目前务必是要保住的否则和德国谈判时就会少一个有力的筹码所以他也顾不得再去追击在巴西附近晃荡的克兰克直接就命令尼米茨带着舰队北上去大不列颠。他本来还想让斯普鲁恩斯也重新返回但金上将和李海劝阻了他。
    “总统虽然我认为我描绘的事实可能悲观了些但我们必须有所防备。”李海道“大英帝国投降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我们不能把所有筹码都压上去一旦崩盘连带太平洋方向也完了我们必须给自己留有余地。”
    罗斯福经过认真思考答应了两人的请求给斯普鲁恩斯的电报是看看能不能在短期内给德国舰队以打击如果没有干脆直接回转南非然后补充完毕后去澳大利亚算了。
    就在这个当口英国方面又发来了丘吉尔的消息希望美国舰队能护送一支有30艘船、2个英国本土师和4艘护航航母去印度。罗斯福本来本能地想拒绝现在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能让英国人再在印度浪费时间和兵力但金上将却认为这个要求可以答应他的理由也着眼于未来。
    “第一大英帝国可以投降但仅限于本土四大自治领必须由我们接手南非这里的英国本土师最好一个都不剩便于我们将来牢牢控制住;第二印度战局虽然日本占尽上风但并不代表我们就没得打印度西北角还控制在英国人手里如果运去增援兵力和物资完全可支撑下来至少能多牵制一些日本实力;第三目前轴心海军主力集中在太平洋或北大西洋印度洋方面没有有力舰队我们可抓住机会袭扰之破坏日德间航线断绝其贸易往来甚至有机会还能摧毁一些日德据点如能迫使日德舰队主力回援就更好。”金上将总结道“目前不能再和敌人硬碰硬了必须找准对手的软肋打我就不信世界这么大日本人、德国人全是刀枪不入的怪物身上就没有破绽?”
    对此罗斯福考虑了一下认为有理就没有再坚持——甚至英国人自己都没坚持让斯普鲁恩斯回援否则丘吉尔提运送本土师去印度干什么?这两个本土师对印度局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印度盟军全盛时期英印军连同美军、中国驻印军将近40万这半年多打下来要么走、要么撤、要么死、要么俘、要么逃英只剩下了12万人马。但并不能简单地将实力当做是以前的3成因为损失的人员大多数是印度土人——他们或者在战场上溃散或者被鲍斯的印度政府吸引而摇身一变成了国民军英国人的基本盘——本土部队和有关军官损失并不是太大。
    留下来的英印军无论训练度还是忠诚度都挺高特别是几个廓尔咯旅也还忠心耿耿地跟着算是去粗存精的过程。而且由于人数减少装备相对没减少那么多英军机械化重装备水平甚至不降反升而其他补给物资也能更好地满足需要同时退守新德里和印度内陆地带后还缩短了本方的战线延长了日军补给线有利于内线作战。
    反观日方在大量援兵抵达后山下奉文发现自己对物资、军火的需求越来越大占领区越来越广也越来越难以管理虽说日本占领了大半个印度但实际上印度地盘这么大除锡兰岛切实掌握在海军手里外其余地区光靠30万日军撒胡椒粉根本照顾不过来大多数时候还是靠着鲍斯政府维持秩序一个土邦(相当于中国省一级行政区)只能驻扎几千日军类似于县城这么大的地方只有十几个、几十个日本兵与民众打交道的基本还是鲍斯政府的人。他由衷体会到了中国派遣军当初力不从心的感觉——他现在负责的战区和中国派遣军的作战范围几乎一样大(印度+缅甸)兵力甚至略少一些。
    所以到3月中旬借着部队休整的机会山下奉文第三次打电报给东京要求继续增兵数量不能少于5个师团如果能给7个就更好。这要求震住了大本营经过激烈讨论石原莞尔做出决策决定继续从中国大陆撤军中国派遣军规模缩减到30万左右并从中抽出2个师团调给印度方面然后又从关东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