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四章 逐鹿南大西洋(下,5800票加更)(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收到德国舰队成功抵达马岛并展开破交时罗斯福正在国会为发行500亿美元特别国债而进行演说。世界大战打到这份上单从经济来说美国毫无疑问是第一损失大户不但战前在欧洲的投资和贷款收不回来而且提供给英国、苏联的租借法案物资也近乎完全消耗了而美国自己重整军备也花费了巨大代价光堀悌吉手下取得的战果就抵得上华盛顿海军军备条约和伦敦军备条约中废弃的军舰数量和吨位的几倍了。
    除此之外中东、非洲、东南亚甚至半个南美的投资也近乎全部打了水漂——这部分显性和潜在损失估计也要超过1000亿美元财政部做过统计连政府带民间全部加起来的物资、费用和资本层面的损失累计可能已达到5000亿美元。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战前(1940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np)不过2000多亿美元即便考虑通货膨胀率也不到2500亿美元5000亿美元相当于英、法、德、苏、日、意各强国的gnp全部损失了一年。
    当然真要计较也不能说完全损失了至少美国从无到有建立起了一直总兵额1000万人、拥有现代化装备的强大军队就连德方也承认美国机械化程度更高毕竟5英里以上的路程美国少爷兵们是从来不用腿的而对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步兵徒步行军那是最基本的军事要求。
    为筹措战争经费美国国内不但把高收入个人的联邦税提高到90%以上这样耸人听闻的数字各企业的所得税率也都超过了50%如果是和平事情这种税率可以把美国政府推翻几次了但在战时居然还能维持住显然也是一个奇迹。当然资本家没这么高的爱国觉悟他们是进行过认真计算的虽然边际税率提高了但因为国内需求规模扩张再加上联邦政府的信贷支持即便是这样的税收体系依然有利可图。而为了减少所得税纳税基数资本家们花招迭出诸如扩大损耗、加速折旧、提高融资费率等手段层出不穷。
    美国国内的物价指数如果以1940年为100的话到1944年时已达到139了相当于4年时间贬值了40%看上去触目惊心但这还不是主要交战国中最惨的日本同期物价指数飙升到了234英国198苏联因为物价和货币管制数字从来都是失真的观察家们认为至少超过300最夸张的是中国以1937年为基数的话到1944年已高达900余换而言之不过7年已缩水到只有十分之一。
    即便德国这样一个吃够通货膨胀苦头元首上台后一再表示不会搞货币超发的国家实质物价指数也达到将近150。无非德国因连续胜利加上中东石油和各国物资涌入才维持了强势经济的格局实际上德国普通民众很容易发现他们到手的马克虽然多了些但市场上的商品全部实行了严格的物资配给管制光有钱是买不到东西的而要突破配给制度去搞额外的物资那价钱都是翻着跟斗上去了。
    以最简单的汽油为例通常战前一辆普通家庭轿车等于20吨汽油的价格现在两吨汽油就可以换一辆汽车!当一辆虎式和或一架fw-190在一场战役中动不动就烧掉2-3吨油料威武霸气挺进时是以整个西欧私家车几乎全部停驶为代价的!现在判断一个人是真阔佬还是假阔佬很简单看看他的车还能不能开!
    既然知道通货膨胀是不可避免的现实那资本家们就心里有数了千方百计贷款扩大生产然后再用缩水后的货币偿还贷款。其本质实质是国家利用铸币权征收超额税看看证券市场上的股票就可以知道自从美国打仗以来除了袭击珍珠港、袭击纽约导致几日股价大幅下挫外其余时间段都是上升的。
    但即便这样美国的普通财政开支和战争国债发行也到了尽头要想继续在短时间内筹措战争资本必须发行一笔500亿美元的特别国债。罗斯福复出后发表继续战斗、继续援助英、苏等各盟友的声明很容易但要实实在在拿出东西来却很不容易。军队物资的补充、军舰建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