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三章 华盛顿政治阴谋(续)(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昨天有个写作错误当俘虏的是约翰-肯尼迪就是历史上被刺杀的那位美国总统……
    谈了整整一下午眼看罗斯福开始露出疲倦之色李海和霍普金斯两人立即起身告辞。
    虽然他们没有问罗斯福也没有说但作为长期跟随的心腹他们还是能感觉到总统心态发生了一些微妙变化特别是那一句——“这是我做出的最大让步”说明他已在考虑美国的战后布局并深入思考结束战争的可能性甚至因为政治、军事的不利而准备容忍中欧霸权的存在——总统开始从追求美国世界霸权、彻底打垮德国的立场上往后缩开始整固美国的既得利益了。
    说句实话世界大战打到现在美利坚虽然战场上不断失败人员、物资等方面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但收益依然是非常可观的哪怕按德国的苛刻条件进行停战美国依然是处于净收益局面光是牢固掌握大英帝国的加拿大、南非、澳、新这四大自治领就够美国好好吃一阵子了再加上对巴西的渗透依然保持了南美洲的霸权了。非要说丢掉的就是菲律宾、以阿根廷为代表的部分南美和一部分远东利益两相抵消之下依然是收益大于付出。
    但要整固利益可不是那么好收手的光一个南美和阿根廷问题就绕不过去。作为政界高层他们清楚地知道南美这个后花园牵涉了多少资本家、财团甚至中产阶级的利益光一个联合果品公司就聚集了大量既得利益阶层这是自门罗主义宣布后不断强化的逻辑过程也是罗斯福的叔叔、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苦心经营的场面总统怎么可能丢掉?普通民众也许不会关心万里之外的阿根廷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但真正控制美国政权的财阀和政治精英怎么可能不关心?
    而要解决阿根廷问题德国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德国目前还不肯放弃阿根廷和福克兰群岛假设如心如意让德国在欧洲停战没有英国和苏联牵制的德国更容易向南美投放力量毕竟德国从地中海出发走大西洋航线向福克兰群岛投射力量并不比美国远多少。
    即便美国在造船能力、工业生产能力、航运能力上占有优势得到整个欧洲力量后的德国在未来也不会太落于下风。李海默默估计了一下如果美德现在其他战区停战双方只围绕阿根廷和福克兰群岛展开争夺处于先手优势与防御地位的德军表现并不会差于美方再加上德军地面部队一直以来的显著优势一定要打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更何况美国还没法集中全部力量进攻南美的轴心势力在太平洋上还有个日本在虎视眈眈等着美国。民众也许对与德国继续打仗不感兴趣但日本显然不在此列!——这个胆敢偷袭珍珠港的恶棍难道还想不付出代价就逃过美利坚的惩罚?
    另一种策略是先不管南美只管先和日本开片打服日本后再拿回南美但等他回去和金上将一交流后者脑袋摇得和拨浪鼓一般认为绝不可能举出的反驳理由让李海无话可说:
    第一目前巴拿马运河处于瘫痪虽然已在开始紧锣密鼓展开修复、疏浚工作但至少要到1945年6月后才能恢复在这一年半中这条路根本不通物资、人员、普通装备能够通过内陆铁路线运送军舰特别是航母和战列舰短期内不通过合恩角怎么实现两洋部署而要过合恩角就必须过福克兰群岛的控制与威慑圈;
    第二鉴于目前太平洋舰队的现状要和日本打就必须增强实力不是调几艘军舰过去就能占据优势的至少要把现在大西洋舰队主力拉过去——可如果美国拒绝援英的话大不列颠凭什么要把宝贵的军舰和人员交给美国人用?就算是退一万步说依然得到英国现有实力的全部增援金上将也不敢说凭现有大西洋舰队的实力就能压服日本而停止援英后皇家海军新增力量肯定不会再加入美军了;
    第三从德国态度上可以得知美德停战后德国将继续与日本来往直接派人、派舰队协同日本与美国对抗估计德国人会遵守承诺不捣鬼但输送些飞机、军舰、坦克和日本急需的战略物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