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三十章 华盛顿政治阴谋(上,3800票加更)(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44年1月14日经过激烈争论斯大林亲自审查并同意了朱可夫有关“水星计划”方案的设想对中亚作战第一阶段夺回撒马尔罕、杜尚别、比什凯克、塔什干等重要城市、并将德军中亚集群关进费尔干纳盆地的作战结果感到满意更让他满意的是先前朱可夫发来的检讨电报电报以朱可夫深切“检讨”的方式印证了斯大林同志一直以来对内部矛盾处理的高瞻远瞩和英明正确提高了后者的威望。在政治局会议上斯大林难得有了几分笑容非但没借此批评朱可夫当初的幼稚反而认为他在政治上愈发成熟了希望他在军事上也能再次力挽狂澜。
    为表示信任斯大林亲自主持最高统帅部会议并通过方案。他还根据朱可夫的请求将马利诺夫斯基的独立集团军也归入中亚特别方面军建制同时又咬牙从南线三个方面军中各抽调1个相对精锐的近卫坦克旅加强该独立集团军。除此之外最高统帅部抽调最精锐的空降兵第1、3、5旅共1万余人组成空降军由苏军空降兵副司令员扎捷瓦欣少将任军长军司令部也由空降兵司令部抽人组成纳入中央方面军序列并归朱可夫直接指挥要求2周内部署到阿斯特拉罕附近。
    由于从撒马尔罕出发前往里海东岸的路程超过1200公里中间大部分都是戈壁再加上基层机构已被破坏、为数不多的民众也逃亡殆尽红军基本不可能就地筹措到补给为减轻中亚方面军物资供应压力最高统帅部还将目前所能搜集到的所有运输机都抽调出来用于给向西进攻、拥有40余万之众的进攻集群提供紧急物资补给。幸亏苏军机械化程度远不如德军最仰仗的还是骡马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远距离调度。
    实际上在中亚作战进攻完全不是难事难的是物资补给切尔尼号霍夫斯基审时度势认为这么大的范围、这么远的距离让部队快速展开是不可能的他精心抽调3个骑兵师、3个坦克旅和2个机械化军组成10万人的突前攻击部队加速进军要求2月5日前必须部署到位其余部队则根据战术部署向前略微推进。由于民众缺失一路毫无踪迹如此庞大的军队调动一时间还未被德军所掌握。等朱可夫几天后回到中亚时他对两人各方面的工作都表示满意。
    红军血洗中亚民族政权的消息很快就由舍尔纳报告给了东方联合战区统帅曼施坦因元帅后者对中亚政权一直不太感冒再加上天寒地冻、舍尔纳的部队又被堵死在费尔干纳盆地里便建议等天气好转再想办法。他本以为霍夫曼会对该决定不满但坚持认为在现在这个气候和时节里等待才是最好的办法甚至都做好了抗命的准备。但柏林发来的指示还是出乎意料上面内容很简单:政治问题不要和军事问题混为一谈。
    这句话后面蕴含的含义让人很是费心思考了一番曼施坦因认为自己把握住了元首的心态:中亚民族政权独立后各种不老实再加上彼此相互对立、“有枪便是草头王”乱象纷呈秩序崩坏必须有一次整肃过程。让德军来下这个手显然不是很合适现在既然斯大林愿意出手那就让他洗吧只要费尔干纳盆地里不要乱就好。
    事实上盆地里由于分属三国一直都不存在统一的地方独立政权同样也是彼此攻讦但舍尔纳可不管这些进入盆地后立即用铁血手段严格控制了场面甚至还建立起一整套统治体系当地民众普遍认为德军给他们带来了渴望已久的秩序和安定整个盆地不但成为地理上的绿洲也因为源源不断有人前来投奔而变成了心理上的绿洲。
    1月18日完成一切部署的朱可夫再次返回塔什干坐镇亲自指挥整个水星战役紧锣密鼓的调兵遣将准备大干一场。这一天正好也是角田觉治带领二航战出发赴中太平洋进行“武藏破交”的同一天他的舰队不但得到了全新整治的瑞鹤号航空母舰而且还得到了新的、拥有折叠翼的bf-219c战斗机和其他全新的舰载机。
    德方根据前线部队的请求和纽芬兰战役中的实际使用情况决定将do-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