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西洋绞杀战(3)(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3点30分舰载侦察机第二次对ng-215的定位得到明确并成功探明周围300公里之内并无其他英美舰队——这不是诱饵这真是条大鱼。
    半小时前地勤就发来报告“所以攻击机准备完成随时可以出击。”欣茨满意地点点头对如何利用斜角航母作战是一门全新的课题欣茨本人也在进行探索根据理论推算因为有两条甲板可以起飞所以应尽可能把全部舰载机全部推上跑道然后同时放飞——战斗机走斜角短跑道攻击机走直线长跑道如果再配上主跑道上的弹射器全部飞机起飞大概只要8-9分钟作战效率远高于传统航母。
    除这种思路外以小泽为首的日本顾问团队还提出创新打法:跨平台超远程作战。
    由于敦刻尔克号比较坚固且拥有两条飞机跑道他们认为可以该舰为平台进行远程攻击。在英加航线折向格陵兰岛后亚速尔上起飞的攻击机就不能打击远距离的商船队这时候可把敦刻尔克号部署在离亚速尔800-1000公里左右的位置然后飞机先从亚速尔起飞到敦刻尔克号上先行降落一次并进行油弹补给然后再次出发展开进攻。返程时先回敦刻尔克号进行中继补给然后再飞回亚速尔。由于敦刻尔克号有两条跑道理论上只要调度得当不存在冲突问题。
    如果指挥协调进一步升级可源源不断地利用该平台输送舰载机这样就可把打击范围从600公里扩张到1200-1500公里。这套战法送到马沙尔手上又加了一条意见——“换人不换机”考虑飞行员长距离飞行作战的疲劳感可利用德国舰载机飞行员目前数量比较充足且水平分层的优势进行优化将最优秀的攻击机机组都部署在敦刻尔克号亚速尔起飞的飞行员只要保证能把飞机开到航母上即可然后在飞机补充油弹时更换飞行员展开攻击返程再由来程飞行员把飞机飞回去。如果进攻中舰载机有损失那么只要同步减少返回基地的飞机即可航母本身拥有的舰载机始终可以保证常数。
    这套战法一报上去霍夫曼就看懂了——这不就是小泽历史上在马里亚纳海战中利用大凤号装甲航母采用的超远程战法么虽然历史证明当时效果不太好但不一定表示德国不能用这套办法。因为有联合攻击机和大西洋督查的威慑在敦刻尔克号待在离亚速尔800公里范围内还是非常安全的所以同意他们进行尝试即便失败了也无所谓。
    当然也有人对此表示反对理由一是认为对指挥要求过高;二是认为过早暴露这种战术不利尤其是斜角航母曝光后会影响今后打大仗时的突然性。霍夫曼考虑一番后认为失败几率是存在的但凡事总要尝试才能明白他尤其不担心斜角航母曝光会增加自己的困难。
    理由很简单德国自己剩余的斜角航母将在接下去半年内陆续服役而美国在半年内是拿不出时间和精力来改造斜角航母的。对一个新事物美国人也要进行研究和分析不可能直接德国用什么美国也用什么——这不是陆战武器这是军舰他相信英美对自己的军舰还是有自信的。况且从长远看斜角航母更适用于喷气飞机时代德国破交航母是因为机库面积小且各种因素累计而故意弄成这个局面美国人多半会先嘲笑这个设计
    退一步说就算是美国通过认真分析掌握了斜角航母的价值也不可能在埃塞克斯级上采用因为埃塞克斯级是批量建造的产品建造速度是最大优势如果要改成斜角重心、吨位、设计等各方面需要重新调整适应必然要增加6-8个月工期多耗费的时间对美国而言还不如多造几艘更有利。
    欣茨是个有心人对这种新战法同样跃跃欲试在发现敌军有4艘护航航母后他担心自己力量不够立即呼叫支援——亚速尔上不但有大把空闲飞行员连马沙尔的主力舰队都逗留在附近提供攻击机根本就不是个事在4艘先导侦察机起飞后不久亚速尔增援攻击群也放了出来。唯一令人遗憾的是距离稍微有点远不是战术理论中设想的800公里实际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