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第三次打击(1)(第1/2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今天在外地出差很晚才回到宾馆今日只有一更非常抱歉明日恢复两更谢谢支持。
    一列威武雄壮的钢铁列车冒着青烟驶过了乌克兰大平原这不是简单的列车而是霍夫曼的元首专列。不但自身拥有厚重的装甲周围有数千元首警卫旗队保护头顶还不断有飞机盘旋。
    在“和平珍珠”项目如火如荼地展开过程中霍夫曼再一次离开柏林赶赴东线一方面开始对东方国家的访问另一方面则部署下一阶段对俄战略方针。
    沃野一片的乌克兰大平原上正是金灿灿的收获季节在田地里劳作的乌克兰农民们只是好奇地抬起头看了一下专列马上又低头下去收割自己的庄稼——是的自己!对绝大多数年龄没超过50岁的乌克兰民众而言他们几乎从未拥有属于自己的庄稼。从他们记事起开始所有田地都属于苏维埃。
    虽然他们辛辛苦苦种植了大量的粮食但所有的土地和产出都属于集体农庄即便每个人都是集体农庄的成员但他们并不能决定这些谷物的归属。
    经常有好奇的小孩子问长辈:“为什么我们种了这么多粮食最后自己有时候还要挨饿呢?”
    “因为粮食都交到莫斯科给斯大林同志了。”
    “斯大林同志一个人要吃那么多粮食?”
    “他不要吃但是党和国家要吃啊……”
    但是从1943年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独立的乌克兰政府传达了元首的意见所有集体农庄的土地都应该完整、公平、公正地分配给拥护政府的乌克兰人民如果愿意参加乌克兰国防军并和轴心盟军并肩作战可以享受更多、更好的分田政策。一开始所有人都不相信这个话德国人有这么好心?元首打败了斯大林居然不要乌克兰的土地还反过来给乌克兰人民分配土地?
    虽然拥有自己的土地是每个乌克兰人的“乌克兰梦”但真当梦想出现的那一天时绝多数人都有点不相信起来了。他们忧心忡忡地私下交流:这算不算政府的一种手段说是按人分配到秋收的时候政府又会出动军队把粮食抢走?或者说不明着抢粮食但要定很高的税就像当初租种地主老爷们的田地一样?又或者说分配土地是真但不是白给乌克兰人必须掏出一大笔钱——一笔世世代代利滚利永远都还不清的债务?
    谣言一一被粉碎了乌克兰人民欢天喜地地拿了土地半信半疑地开始了春耕大家虽然很想多种一点但谁也吃不准将来的形势如何——万一斯大林同志又回来了呢?土地是不是还要再次集体化?乌克兰可没少吃这样的苦头。
    说句实在话霍夫曼不是圣人他非常明白乌克兰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价值但经反复权衡利弊和思考他最终变更了主动吞并乌克兰的念头——虽然他很想要乌克兰这块地方德国也很需要乌克兰这样一个粮食产地但乌克兰民众与德国人民之间的差异太大哪怕在勃兰登堡骑士团时神圣罗马帝国也未统治过这片土地吞并之后必然带来各种水土不服。
    最后他放弃了这个目标转而希望在欧盟框架下保持一个对德国亲密、友好、独立的乌克兰政权而这种友谊不能建立在军事“解放”或领导人相互关系上必须有其他更重要、更深远的策略。让乌克兰获得独立是短期目标分配集体土地才是长期目标。只要这项政策成功不管政局如何动荡只要乌克兰不再被人颠覆或吞并乌克兰人民永远会念着德国人带来的好处并进而将这种感激转化为坚定不移的支持力量。
    在国社党高层的会议上霍夫曼不止一次地强调:“在战争结束、欧洲联盟建立以后我们与意大利等国家的关系会进行新的调整东方国家的支持和配合是我们最为关键的核心他们不但是抵御布尔什维克的第一道防线同样也是巩固我们统一欧洲确定德意志地位的关键支柱。”
    有关东方国家政策被概括为三方面:政治上独立自主——意识-形态以亲德为前提以民族主义为根本;国防上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