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四章 两万公里的远征(续)(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亚速尔和福克兰群岛的重要战略价值参联会众将都不否认都认为应该全力争胜但因为双方的逻辑出发点截然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大相径庭。唯一达成一致的意见是不能再分兵打仗——美利坚已吃够了分兵的苦头。哪怕对福克兰这种孤悬海外、看上去无足轻重的小岛众人也抱以十分重视的态度。
    对争论的意见罗斯福听了很久一直下不了决心因为两派说出来的话都很有道理而这次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并非陆海军自身立场和军种属性的分歧——有陆军将领支持福克兰优先派的比如阿诺德将军;也有海军将领将领支持亚速尔优先派比如李海上将。
    这是两种战略观念的分歧:下一阶段到底是先欧还是先亚?不过这话没人公开讲大家很默契地避而不提这个话题——在总统本人没有发表意见前谁也不想给总统难堪。
    谈着谈着会议争论焦点就转移到亚速尔战役的损失上来了:“霸王行动”到底会是像特纳描绘得那样损失惨重还是说损失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如果是前者那打完亚速尔战役后损失惊人的海军就会丧失进攻锐气恐怕没机会去打福克兰;如果能确保是后者大家也不介意让德国人先在福克兰蹦跶几天反正现在大西洋舰队也抽不出军舰支援太平洋方向让德国人先尝尝远距离补给的味道——他们认为德军所有的军火装备都必须从2万公里之外的本土运来。
    这次争论是如此激烈以至于众人连午餐都在会场解决匆匆忙忙咽下几口三明治和苦咖啡后这批将军和要员们重新围绕各种各样的话题展开辩论内容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军事、地理、气候一直争论到士气、格局、装备、技术、战斗力等等……
    福克兰派的鼓吹手是特纳他不但旁征博引还列举了大量事实和战史的例子一个激烈反对现在开展亚速尔战役的人主持了有关战役计划修订——听上去活像是一幕讽刺剧;亚速尔派的鼓吹手是克拉克虽然艾森豪威尔阐述了整套设想克兰克接收到的信息全部来自于会场但其口才令有些木讷的艾森豪威尔根本无法望其项背甚至连零头都赶不上。
    克拉克滔滔不绝地引经据典不断把艾森豪威尔言语中的十分简单和朴素的言语置换成高大上的学术体系——其活学活用马汉、克劳塞维茨、杜黑、拿破仑军事理论的水平首屈一指、独冠全军要不是马歇尔知道艾克根本没和克拉克交流过他简直要怀疑艾克是不是蹩脚地剽窃了后者的主意。
    不过金上将对克拉克的表现嗤之以鼻用他私下的话说克拉克这位将军什么都好风度、气质、领导力、外交力、谋划力都很突出唯独有个缺点——“根本不会打仗!”这个先扬后抑的评价曾让一打海军将军笑破肚皮。
    在史-汀生看来唯一的好消息是没让巴顿参加会议否则以他的暴脾气估计现在要暴起揍人了——最近很多人向陆军部投诉反应巴顿中将在训练时屡屡恶语相向有损长官形象他的口头禅是“混球眼睛看清楚点应该这样按你刚才的办法早在虎式坦克下死了一百遍了!”
    不过随同巴顿一同从非洲回来的老兵尤其是中低级军官无比拥护巴顿后者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神他们认为巴顿说的一点儿都没错——真实战场比训练场景恶劣一百倍!他们到现在还坚持认为如果当初不是让澳新部队先撤非洲战局根本就不会大溃败他们完全可以坚持很久如果再有足够的补给“我们保管能坚持到天荒地老!”
    这话一听就知道是吹牛可与他们争辩注定没有任何结果只要吵起来他们脖子一梗语气强硬地说:“你们懂什么?是你们与德国人打过仗还是我们与他们打过仗?我们与德国人打仗时你们还躲在国内走队列呢……”
    与德国陆军打过仗并活着返回的美国陆军就是这数千人(美军认为巴拿马与他们交手的是德国海军陆战队双方交火不是很激烈)其中大部分没负伤的士兵都留在了南非只有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