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的战车师团编制如果用德国的眼光来考察是个非常畸形的编制。通?32??一个战车师团下辖两个战车旅团每个旅团分辖两个战车联队整个师团一共拥有4个战车联队然后与一个机动步兵联队、一个机动炮兵联队共同构成一个战车师团。
这里最明显的问题就是步兵太少。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不在于日本过于强调坦克集中化恰恰相反日军一直是秉承将战车分散配置支援普通步兵师团展开作战而不是独立建制作战的装甲思路。
在投入作战时整个战车师团不是以一个整体展开而是将各战车联队配属给前线部队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战车师团根本就不必要配备大量步兵反正步兵师团有的是步兵战车联队才是战役协同部队。
正常编制下的战车联队一般拥有装甲车辆60-70辆下设3个中战车中队、1个轻战车中队、1个炮战车中队、1个整备中队。中战车中队辖3个小队(每小队3辆中战车)中队部2辆中战车、3辆轻战车(侦察)。从实际情况来看战车联队只相当于德国的装甲营——而且还是1943型以前的装甲营编制或海军陆战旅3连制中装甲营的编制。
在抵达锡兰、看到有如此众多的坦克和装甲车辆后再参考德军编制山下奉文便动了调整的心思征得东京大本营同意后他把原来在步兵单元里的独立战车部队抽出来充实到战车联队中同时又单独抽调一支步兵联队搭乘装甲车变成机动步兵联队再让一部分炮兵变成了机动炮兵联队。
经过这番改造战车第4师团下属的力量便膨胀起来每个旅团可得到2个战车联队1个步兵联队和1个炮兵联队的力量原本的旅团现在整体结构看上去更像是一个轻型师团而原先的师团长看上去更像是机甲军司令官等于人人官升一级。山下奉文以编制膨胀为由将两个旅团建制变更为独立战车旅团但番号还是挂在战车第4师团之下。
大家都是聪明人司令官这种拆分法很快就会形成事实上的固定编制甚至运作得好再升级一次就能变出战车师团这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自然是全体一致拥护。
于是在战车联队下面便开始组建战车大队新的编组结构变成1个战车联队辖有3个战车大队(2中1轻)+联队部每个战车大队辖有4个战车中队中队下面不再设小队而变成直辖6辆坦克;联队部则辖有战车中队、整备中队(维修)、炮战车中队(坦克歼击车)和侦察中队共4个中队。
经山下奉文这么一变魔术每个战车联队的坦克(坦歼)数量一共达到96辆不但在数量上远远超过当初的战车联队在质量上更甚一筹。哪怕再挑剔的人也承认经过改造后的独立战车旅团更接近于机甲战要求也更具有灵活性比德国陆军整编装甲师威力小但比德国海军陆战旅的规模又大一些。
登陆过程中武田攻率领的部队是一个战车大队(26辆)和一个联队部战车中队(6辆)凭借这32辆坦克他打不过英印军第6坦克旅但该联队其他2个大队却分布在附近于是他一边指挥部队且战起退一边用电台呼叫其他两个大队赶来增援。
孟席斯不知道日军陆续撤退的行为是在给他挖坑打得兴起也忘了当初说好的“击退当面日军装甲部队为步兵撤退提供掩护并争取时间”的想法而是横冲直撞地追击下去似乎要将武田攻的部队一口吃掉。
随着路程的推移速度缓慢的瓦伦丁坦克跟不上谢尔曼的速度第6坦克旅的战线被拉长了孟席斯认为光凭谢尔曼也足够教育这批日军坦克便浑不在意地继续追击。
武田攻作为小畑敏四郎的得意门生同时又是日军中为数不多对苏联大纵深战术和装甲战有所了解的人物没有急吼吼地让增援部队帮他挡住前来追击的谢尔曼而是让他们先集中力量去吃掉后面慢吞吞的瓦伦丁部队。
两个增援的战车大队一个是t-34一个是t-60立即如猛虎下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