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七章 城堡(24)(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斯大林差点又要拂袖而去但强烈的意志又让他冷静下来冷冷问道:“你打算怎么投降?”
    “朱可夫同志从没说过要投降他只想停战为国家和民族……”库茨涅佐夫刚辩解了一句就被斯大林的咆哮声震住了:“你懂什么?滚出去!”
    库茨涅佐夫一声不敢吭悻悻然走了。
    尴尬不已的华西列夫斯基留也不是、走也不是看着暴跳如雷的斯大林不知道该怎么说。
    “你留下听吧听听康斯坦丁同志打算怎么把我们卖给德国人。”
    “总书记同志我不想投降任何投降或奴役我们的企图都是不能接受的。”既然话都已说到这个份上了朱可夫干脆挑明了说“我愿意用一个布尔什维克和高级军官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在德国人解决地中海、中东与非洲问题之后他们在战略形势上已大大优于我们了。他们不但有足够的战略纵深还有充分的资源保障——这种资源远比我们更多、更广。当初判断德国因为资源问题无法长期作战的结论目前已不复存在希特勒握有整个欧洲、中东和北非的力量我们现在是与全欧洲在作战。
    从军事实力上说德军无论装备水平、训练水平还是配合程度目前都优于我们而且还得到了大量仆从军、傀儡军的协助算上这些仆从军和傀儡军他们在军队数量上也占了上风。这就使得希特勒的战略方针从闪电战、速决战慢慢过渡到消耗战、持久战所谓高交换比战术的提出与推广其实就是这种战略思路的延伸。
    俄国历来战争胜利的三大法宝——寒冷的天气、广袤的国土与持久作战的意志到现在而言作用已不明显。寒冷的天气在莫斯科保卫战里给了德国人下马威后他们再也没犯过错冬季完全停止了进攻今年开始连道路泥泞期也不打作战时间从12个月缩减到了8个月以内;广袤的国土虽然为我们赢得了纵深和回旋余地但也为德军装甲部队的驰骋纵横创造了便利条件从这次作战可以看出德国人根本就不去进攻我们拥有坚固防线的两翼战线而专注于中央突破;至于持久作战的意志恕我直言如果连人都不复存在了有意志又如何?
    我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们与英美是盟国但两国从未就我们的抵抗事业做出足够贡献。他们不但没有抽调军力发动进攻并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甚至连以前承诺的物资援助都无法到位。下面的同志都有怨言认为英美是借俄罗斯的血肉之躯拼德国人的钢铁消耗他们借机赢得恢复与增长机遇等我们与德国人两败俱伤之时再来收拾残局实现所谓一举两得的目标。”
    “一举两得”这句话一直是斯大林的心头病他认为英美坐视苏德厮杀共同削弱最终实现消灭国社主义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双重目标。
    “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这虽然只是猜测但已多方得到验证:美国总人口不逊色于我们工业实力比我们强很多完全能轻松地拉出一支800-1000万的部队他们直接介入战争已一年半了应该说时间足够到目前为止您看到过多少美国士兵与德国人在作战?
    英国总人口大概是我们的三分之一工业实力与我们接近而且还有广袤的殖民地和自治领输血组建500万规模的陆军完全不在话下他们除在法国战役和北非战役中损失了50万军队外并没什么其他重大损失但我依然没见到英德有多少军队在交锋。德国将其战争机器90%以上的力量施加在我们身上。
    不知道您最近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变化:英美借口损失太大停止了对德国的战略空袭而德国在更早一些时候也完全停止对英国空袭——这些轰炸机很多投入了东线德国通过电台一再散布愿意与英国、美国和平谈判一再表示尊重西欧各国的主权与国际地位。说明双方在某些领域形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更说明德国与英美的战争是争夺势力范围、进一步分配殖民地的战争是帝国主义国家间常见的利益争夺战争不是你死我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