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一章 城堡(18)(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由于预料中红军救援坦波夫的力量迟迟未出现反形成了中央方面军进攻卡拉奇的变故前线指挥官的分歧立即传回来成了指挥部里的分歧。
    莫德尔倾向于施密特的意见认为现在整个中央战线已开始前移坦波夫方向出现了一个不小的突出部该突出部的尖端就是坦波夫一旦吃掉包围圈里的红军中央集团军群能迅速形成优势兵力无论继续向前进攻草原军区还是向北进攻莫斯科方向亦或向南转向斯大林格勒方面他都认为本方都完全握有主动权。
    蔡茨勒倾向于莱因哈特的意见他认为装甲集团军的意义不是用来攻城也不足以在攻城方面发挥优势目前两个装甲集团军中除去8个装甲师外步兵师总共只有10个其中还有4个是非常宝贵的装甲掷弹兵师——现在装甲掷弹兵师比装甲师数量都少纯粹步兵师只有6个相对城内守军并不具有显著优势强行进攻损失一定会很大。
    在他看来既已调东方集团军群前来接替攻城任务莫德尔的目标同样可以完成只不过略微推迟几天罢了。当前装甲部队最重要的任务是进攻南面中央方面军的侧翼部队——争取吃掉那15万机动兵力进而切断巴格拉米扬的后路。虽然他对卡拉奇的意大利部队比较有信心但万一出现大漏洞呢?在他眼里坦波夫包围圈里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已是瓮中捉鳖他希望调整目标再把中央方面军也吃下去。在南北两翼尚打不开缺口的情况下先在中央开花也是理想选择。
    这两种主张让霍夫曼犹豫起来:一方面他同意装甲集团军不该用于攻城、尤其不该使用于巷战的意见;另一方面兵贵神速先吃掉布良斯克方面军的好处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且他不认为坦波夫有斯大林格勒这么难打只要肯付出代价这座城市可以在短期内拿下来。
    但两天里尝试性攻城的战果却让他皱起了眉头:前线交换比从前期1:13以上迅速掉落到只有1:4不到南北两翼两个装甲集团军在空军大力协助下依然付出了1万多人的伤亡但战果却很少只将红军防线压缩了10-15公里预计给对方造成的伤亡低于5万——其中还有很多轻伤员可再次参加战斗。
    1万多的伤亡看似不算太大但如果再加上前期17万人的伤亡德军总伤亡已将近3万数个步兵师可用作战兵力已低于80%警告线。这让霍夫曼最终下定决心:由东方集团军群负责攻城2个装甲集团军迅速南下准备围歼鲍里索格列布斯克以北70公里的中央方面军侧翼。
    为减轻部队调防混乱蔡茨勒不但对行军秩序进行了微调还建议第2装甲集团军不必先行转移到南翼而是直接让东方集团军群接管防线代价是整体进程变慢一天。考虑到两个装甲集团军在前期作战中已用完第4个燃油基数霍夫曼同意该变化并责令迅速加强前线补给。
    5月30日傍晚东方集团军群先头部队抵达坦波夫防线陆续与2个装甲集团军进行换防虽然换防工作陆续持续到6月1日深夜才结束但对坦波夫包围圈的主导权此时已全权由魏克斯负责——他将东方集团军群的指挥部设在了沃罗涅日。
    为更好地指挥战事当天深夜德军大本营开始南移由斯摩棱斯克迁徙至哈尔科夫——中央、南方b两个集团军群司令部合流!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元首陆续发布一系列调整命令最重要的是三条:
    第一艾哈德-劳斯上将的第3装甲集团军配合东方集团军群作战在奥廖尔与沃罗涅日一线待命;
    第二莫德尔大将指挥第2、第4装甲集团军负责歼灭敌中央方面军右翼部队;
    第三霍特大将指挥b集团军群其他部队守住卡拉奇一线。
    对坦波夫包围圈里的布良斯克方面军余部指挥部也形成了统一意见认为坦波夫之敌不用急着打留着说不定更有用魏克斯和蔡茨勒还不死心还想用这个诱饵吊一吊西方面军或草原军区的鱼——他们不信俄国人会放着这个巨大的缺口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