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八章 城堡(5)(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纷至沓来的脚步声在克里姆林宫响起然后又汇聚到同一个地方就在霍夫曼秘密抵达前线进行最后动员前苏联最高统帅部也就当前局势和战局走向在进行深入探讨。
    红军在春醒战役中遭到了严重挫败不但丢失了高加索和外高加索的大片领土还丢掉了十分关键的巴库油田区连带又丧失了几十万军队和大量装备。本来按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快速脱离接触的设想红军还可以少死一点人结果斯大林先因为卡廷事件的刺激让罗科索夫斯基非要全身而退——本来只需损失2个最后却损失了3个集团军;后来面临大兵团进攻时又非要秋列涅夫坚守格罗兹尼以便搬运油田设备结果设备没运走多少留在那里的军队倒给消灭了大部分。
    最后之所以德军放弃追击不在于曼施坦因没有实力恰恰相反是因为灌浆期到来他不愿意在泥泞中损失宝贵的装甲部队。现在天气已成了红军最有利的武器德国人严寒不打、灌浆不打(一年2次春季长、秋季短)一年中至少有4-5个月动不了手。但即便这样还是让红军感觉难以招架。
    打了败仗自然要有人来承担责任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虽在战役初期出现过判断失误但中途的调整与及时组织撤退还算得力部分弥补了过失负有最高责任的斯大林没人敢去追究只处理级别太低的人物又无法对党内外交代最后弄来弄去这个倒霉蛋落到秋列涅夫头上。由于高加索特别是外高加索丢失的影响是全局性的处理守土有责的方面军司令员其实也算不得冤枉。前线硝烟刚刚告一段落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就下达了撤销高加索方面军建制将其所属部队全部编入西南、顿河、斯大林格勒三个方面军。
    幸亏秋列涅夫平时一贯紧跟总书记与其他同僚矛盾也不深大清洗时代还想方设法保护了一批人再加上大家都清楚他其实就是个替罪羊因此所有人都出面为他说好话最后对他个人的处理结果不算严重:降了一级打发去后方监管军工生产在伏罗希洛夫手下当差相比当初西方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回来后直接被枪毙的下场这已算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了。
    在灌浆期休整阶段红军也拼命整固实力现在南翼面临的局势不再是曼施坦因率领下的南方集团军群那150或160万兵力的威胁在隆美尔中东集团军投入战场伊朗、土耳其两国合计70余万兵力加入战争后红军总参谋部估计南翼敌军兵力已达到250万而整条战线现在变成了从沃罗涅日到阿斯特拉罕只不过1200多公里比去年秋季时要短得多。敌军一方面增加兵力一方面防线缩短红军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
    为迅速增强实力斯大林已不惜一切代价除高加索方面军被拆开补充外科涅夫的草原军区直接被抽空将近30万军队被抽调到南翼加入补充然后莫斯科方向的大本营预备队剩余的25万兵力和中亚军区的15万兵力同样全部调光在补充70万军队后南翼前线还只有230万兵力不仅数量上少于轴心军质量更是极其低劣。
    最后大本营下定决心又从远东抽调了35万兵力加上乌拉尔地区纠集的新兵一共凑了50万部队组成了中央方面军但在司令员职务任命上出现分歧朱可夫力荐科涅夫出任该方面军司令员但斯大林对科涅夫的印象一直不太好认为他在西方面军任职时屡屡反对进攻勒热夫-维亚济马突出部“有畏难情绪”不同意让他出任如此重要的司令员职务最后决定由巴格拉米扬出任。
    说起来科涅夫这段往事其实是被霍夫曼给坑死的如果遵循历史走向西方面军按朱可夫的计划发动“火星行动”将会遇到莫德尔第9集团军的坚强防御结果苏军损失将近150万还拿不下这个突出部酿成了绝无仅有的大惨败科涅夫反对进攻的态度无疑是正确的。当然中央集团军群为此也损失了30多万而且把东线所有的机动兵力都填了进去以至于没法增援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第六集团军——保卢斯就这样完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