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章 舆论攻势(补)(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金上将苦笑着摇头:“情况恐怕没您想得这么乐观。南非在陆上没有危险但海上可能会有大麻烦——以马达加斯加为基地的德国潜艇可对我们与南非之间的航运进行破交;轴心舰队可能会利用兵力暂时占优的机会发起进攻如果联合舰队一并加入进攻行列敌人会占明显优势:他们能纠集起4-5艘航空母舰8-10条战列舰还包括那艘超级战列舰这大大压倒了我们的海军兵力。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判断敌人海军主力出现我们应尽可能避免主力交战等待实力恢复。”
    被他这么一说罗斯福刚刚有些好转的心情一下子就被破坏殆尽忍不住就皱起眉头但又不得不承认对方说得在理:坎宁安虽已宣誓就职英美联合海军航母编队司令但兵力一下子是变不出来的。6月中旬前两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能投入作战的核心兵力只有1艘中型航母(独角兽号)和2艘独立级轻型航母(考本斯号、蒙特雷号)到7月中旬也不过再加1艘独立级(兰利号)。
    盟军不但航母数量和性能落于下风战列舰实力同样不足依靠这配置与德意海军单独较量都没必胜把握与包括联合舰队在内的三国联军交手显然更打不过。而美国占优势的护航航母虽可担负日常航线保护任务却无法用于舰队作战。
    罗斯福反复考虑了半天最后试探性地问道:“需要将太平洋舰队主力抽调回来么?”
    这个提议不仅尼米兹连金上将、李海和马歇尔都摇头表示反对:太平洋舰队实力目前不算太强只有2艘舰队航母抽调兵力回大西洋固然可以增加东海岸与欧洲方向的实力但西海岸和太平洋就彻底没法看了。除进攻南非外联合舰队最大可能就是回远东太平洋舰队一对一现在不是日本海军对手如果再抽走那除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之外所有西太平洋岛屿恐怕都要落入日本之手甚至连中途岛都可能保不住——等于美国海军一下子缩到珍珠港那美国在西太平洋上被彻底孤立了同样难以在政治上交代。
    “海军的建议是不管敌人是否真进攻南非我们都不抽调太平洋兵力。”金上将诚恳地说“巴拿马运河瘫痪后从澳大利亚出发到东海岸最快需要45-50天投入作战需2个月这已打破了战前我们最悲观的预计稳妥的办法是在太平洋采取守势部分岛屿如果没法固守可以重新让给日本人但必须让敌人付出代价重点是保住澳、新!”
    马歇尔跟了一句:“这也是我考虑同意让澳、新部队先从肯尼亚撤退的原因之一。”
    “可真回远东的话该地区面临的压力就太大了我们有充分证据表明日本从德国拿到了巨额军事物资和装备。”多诺万小心翼翼地插了一句。
    金上将不以为然:“巨额?有多少?总不会比我们给英国人的数量多现在每个月光成品油的供应量就100多万吨其他物资装备不计其数。”
    “没这么多但意义截然不同。”多诺万生怕众人掉以轻心连忙道“日本工业能力很差德国提供的物资对日本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我们对英国提供物资的意义。日本钢铁产量一年只有200-300万吨德国拿出50万吨来就相当于日本凭空多出一个季度的产量对拥有上千万吨钢铁产量的德国或英国而言50万吨却只是个小数字。钢铁是一方面更不容忽视的是装备有情报表明日本得到了大量坦克和飞机数目不清但应该是以千为单位。飞机姑且不论德国提供的坦克性能全部强于日本真以千为单位差不多相当于日本国内半年以上的产量。”
    “日本才只有这么点坦克产量?”
    “这数字是情报分析员分析的我认为基本可信。虽然目前无法渗透到日本的生产企业实地调查但从日本的钢铁产量从其维持庞大的海军吨位来推断我们认为基本不会超过200辆/月。在2年前停止对日本输送废钢铁后依据常理推断其钢铁产量只会下降不会上升。这数字在意大利身上也得到过验证意大利钢铁产量略多于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