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八十五章 打脸(完)(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除本年度基本能完工的航母我们还有2条云龙改、2条大凤改要开工建设。”施佩尔恶狠狠地说“既然他这么喜欢吹牛我干脆再加2条云龙改看美国人怎么办。”
    霍夫曼知道军备部对今年开工第三、第四条云龙改一直存有疑问认为会拖慢前面军舰的建设但随着巴拿马战役的胜利结束似乎施佩尔的情绪也随之激昂起来。
    “我没有头脑发热真的……这两个月出现了不一样的情况。”施佩尔解释道“英美轰炸大幅度减少了甚至于接近没有唯一经常还在挨炸的地方就是亚速尔不过那个弹丸之地谈不上什么工业所以国内工业产能保持得相当好。除此之外随着西班牙、葡萄牙造船工人的涌入需要我们投放在意大利的工程师和船厂工人也相应减少从军队回来的工人速度又超过了预计这都有利于保障国内的战舰建设所以我想说即便再开工2条云龙改是可以的反正我们也没有其他主力舰的建造计划。”
    雷德尔在造舰计划上与元首存在分歧老元帅希望能再开工一艘战列舰或者1-2艘希佩尔级重巡洋舰用于补充战损霍夫曼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坚持航母的绝对优先地位认为顶多再加一些防空巡洋舰和驱逐舰就足以。
    “这样本土在1943年总共新开工6条航母其中两条是威力比较大的大凤改(云龙改的1号舰、2号舰已动工大凤改1号舰计划5月动工)至于1944年随意大利船台和造船能力的逐步富裕我认为在意大利和本土各自再开工4条云龙改是可行的说不定还有机会再开工一条大凤改那样一年就有9艘航母开工——不算日本美国人难道能造36艘?当然他们非要拿护航航母来凑数我无话可说。”
    霍夫曼被说服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很好那就这么办今年6艘明年争取再开工9艘。海军是未来重中之重只要能打破英美海权封锁哪怕美国人能动员2000万陆军我们在欧洲也稳如磐石。”
    这当然不是霍夫曼吹牛他进行过认真思考也与约德尔等几个主要参谋将领进行过深入交流大家得出的意见比较一致:只要不让英美海军拿到绝对制海权美国陆军规模再大也是摆设——美国与欧洲大陆并不接壤要派遣陆军必须登陆作战而登陆极限一次不会超过30万人。只要部分抵消英美的海军优势这30万人对第三帝国来说毫无压力。而且英美在获取绝对制海权之前是绝对不会冒险展开30万级登陆战役的。
    霍夫曼对此很有底气:历史上英美一直等到德国在东线大规模溃退并完全掌握大西洋海权的情况下拖到1944年6月才敢发动诺曼底登陆战役现在德国的战略处境比历史上强了不知道多少英美可能的大规模登陆战役只怕遥遥无期。真要说登陆恐怕现阶段重启“海狮计划”都比诺曼底登陆要来得靠谱。
    但有一点他们两人都没想到虽然施佩尔做了最大胆的假设也依然没料到美国决心一年内开工24艘埃塞克斯级航母的想法是真的更没料到除每月开工2艘埃塞克斯级外美国海军总委员会还额外安排了12条独立级(或柯里塔克级)航母的建设这样一来不考虑护航航母的数字不多不少正好36艘!
    这数字超过了施佩尔的认知超越了霍夫曼的历史经验只取决于严重被改变的海军力量对比。实际上在亚速尔、巴拿马两次重大战役后世界海军总体格局已发生了剧烈变化霍夫曼尚没有清楚而完整地意识到这一点美国人却有切肤之痛:当前以吨位数来排名美国依然第一但日本已超过英国成为第二往后是意大利(第四)、德国(第五)。
    虽然日本在中途岛丢掉了4艘航空母舰然后在巴拿马又陆续丢了2艘战列舰但英国到1943年4月却丢掉了全部航空母舰战列舰也只剩下可怜巴巴的2艘乔治五世级与2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有效吨位数急剧下降现在连德国、意大利与英国的吨位差距都大大缩小了美国虽然丢掉的主力舰比英国还多但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