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十七章 高加索(4)(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943型整编装甲师的坦克数量已超越两个苏联坦克军的实力考虑到此时的苏联坦克军中还装备了部分轻型坦克再加德军在坦克性能与人员素质上的优势一个整编装甲师战斗力足以抵得上一个苏军坦克集团军(通常辖有3-4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拥有550-650辆坦克)而这样的整编装甲师全德国目前只编成了两个且全在南方集团军群中——第一个是第16装甲师另一个则是警卫旗队师。
    除此以外曼施坦因又将3个虎式重装甲营和12个独立火箭炮连也配属给一线部队使用在顿河流域的主要突击方向集中了1000多辆4号或者虎式坦克再加压倒性的空中力量整体攻击能力十分强大打得罗科索夫斯基上将的顿河方面军节节败退——他只有一个坦克第4集团军是故曼施坦因有“推进速度过快”的俏皮话。
    对新的整编师编列思路一开始各主要将领中只有古德里安坚定不移地持赞同态度认为装甲师应具有350-400辆装甲力量他甚至希望将突击炮营也换成坦克营因为实践证明突击炮在防御时是一把好手但进攻作战中的效能依然不能与坦克相提并论包括曼施坦因等一线指挥官均对此抱怀疑态度认为新编制规模过大指挥起来并不如意与其在2个师里集中700-750辆坦克(或突击炮)还不如将其拆分为3个250辆坦克左右的一般装甲师。但两个样板师实际编列完成后整编师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一方面是指挥优势完整4单位制整编师确实指挥起来要比3单位制的普通师要复杂但由于取消了军一级编制集团军可直接指挥到师集团军司令部—整编师—团这样的命令传导体系其复杂程度低于集团军—军—普通师—团的传递系统而且首批完成整编师换装的4单位制装甲师指挥官——无论是胡贝还是迪特里希都是赫赫有名的骁将指挥水平有口皆碑。霍夫曼的想法很简单与其让平庸指挥官带领一般部队不如让优秀将领多带一些兵力。
    另一方面是兵力配置问题同样人数的4单位制的整编师比3单位制的普通师拥有更多作战兵力——这话听上去很矛盾明明兵力一样怎么会出现整编师比普通师拥有更多作战兵力这样的怪事?原因就在于构成不同前者拥有更多的近战(野战)兵力不管一个师有多少人马实际能投入作战的只有近战兵力当近战力量损失殆尽后该师就基本丧失了战斗力。同样4万兵力750辆坦克(突击炮)整编师只需2个师长2个装甲团团长和8个坦克营长而普通师需要3个师长3个团长和9个营长后者比前者多出师、团、营各一级指挥部和相应的警卫与保障力量能投入一线作战的兵力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优化兵力构成强化一线战力是霍夫曼一再坚持的想法他知道历史上国防军兵力编组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是战斗兵力与支援、保障兵力不成体系空有总兵力却缺少实际作战兵力最突出的典型就是空军所以第三帝国总兵力虽然巅峰时期高达1200万(三军总人数+后备军+党卫军+辅助军事人员)但使用起来总感觉捉襟见肘;一个是习惯于组建新番号而未优先补充老番号部队甚至为组建更多新部队而一再往编制里掺水重点装备越来越少表面上看部队数量很多实际上打起来两个新番号师不如一个老番号师等“国民掷弹兵师”这种名称的部队出场时基本已可以宣告投降了。
    霍夫曼虽然在经济上进行了总动员但兵力上并未进一步动员相反还在1942年夏季950万兵力的基础上进行了削减。到1943年2月末最高统帅部重新统计时德国武装力量总人数约为900万包括:野战陆军440万陆军后备军130万空军140万海军60万武装党卫军25万和军事辅助人员105万。
    其中变化最大的是陆军后备军在1942年夏天180万兵力的基础上一口气净减少了50万其中70万增补到了陆军(同期增加了30万新兵员净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