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章 北宅的咆哮(2)(第2/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乱之后大部分部队都安定了下来各种建制与组织逐步恢复。
    非洲战区整体局面趋于稳定但期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多次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澳、新部队提出虽然拉姆斯登是个好长官但他们不想再和英国部队为伍了要求加入美军序列。这对大不列颠的声望是个很大打击为这件事内部有一堆人抨击丘吉尔不过他已将全部责任都推到亚历山大上将身上了。经过伦敦、华盛顿、堪培拉、惠灵顿等多方协调最后同意将澳、新部队补入巴顿的第二装甲师将埃及等各方面撤退下来的英国部队补入英军第78师——由于该师师长已阵亡暂由拉姆斯登以军长职务兼任。这样一来非洲战区一共辖有5个师兵力上勉强是满员了但装备上实在是差得太多特别是第二装甲师挂着装甲师的名头连一辆坦克、一辆装甲车也没有几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轻装步兵师总算是艾森豪威尔从其他部队这里匀出了包括40辆坦克、50辆装甲车、80门火炮在内的重装备交给第二装甲师。
    补给问题暂时缓解了一些但非洲局势却越来越糟糕。
    布鲁克用焦虑的语气说道:“德国人在拿下喀士穆压倒苏丹当地力量之后已将兵力开到了苏丹和埃塞俄比亚边境线上海尔-塞拉西皇帝一直在抵抗但这次来的显然不是笨拙的意大利人而是古德里安最负盛名的装甲部队那些比中国军队装备好不了多少的埃塞俄比亚部队恐怕支撑不了多久边境部队已纷纷溃退虽然亚的斯亚贝巴还在手里但沦陷是迟早的事情。”
    原本丘吉尔有一个计划想把澳、新军队安置到亚的斯亚贝巴协助埃塞俄比亚人一起抵抗德国军队为后面非洲战区的布防和增补赢得时间虽然拉姆斯登据理力争说从埃及开始一直遭受德军追杀且装备奇缺的澳、新部队根本没可能完成这个任务但伦敦方面依然坚持己见——结果愤怒异常的澳、新两个师主官断然“独走”不但直接拉走了部队向南撤退还向国内告丘吉尔的状认为他“蓄意谋杀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自治领的军队”两个师长想得很清楚——在阿斯旺“兵变”过一次后再想与英国人善了是不可能的干脆就死硬到底直接要求加入美军序列。
    干这件事他们是有底气的——不但所有士兵都表示拥护在向澳、新国内民选议员哭诉后也激起了滔天怒火更有人提出为什么要派遣军队去欧洲参战?德国人又没打我们。因此整件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连带英国部队一起向南撤退——而这一点又违背了丘吉尔当初对埃塞俄比亚人的承诺搞得他里外不是人为此不得不再次接受议员质询。
    与会众人不明白为什么德国人一定要费时费力替意大利人打下手但没人对埃塞俄比亚的前景看好他们估计埃塞俄比亚全境沦陷不会超过半个月再往南可就是肯尼亚了。
    以布鲁克元帅为代表的军方高层经过仔细研究得出一个结论:要挽救非洲战区光靠空中补给是不行的哪怕现在非洲战区齐装满员也不见得能打过德国非洲集团军因此必须追加兵力然后他们以英国地面部队数量奇缺、装甲部队尚在训练为由希望美国向非洲增兵。潜台词很明显如美国不能或不愿增兵那非洲战区现在就可以开始考虑向南非撤退了。
    没想到罗斯福总统和美国军方居然对增兵方案表示赞同但反过来将了英国人一军:美国可以抽调援非陆军部队可美国海军主力必须在太平洋对付日本人希望英国人派遣相应海军力量——反正英国主力舰从太平洋战场抽身后能投入使用美国大西洋舰队出其他军舰援非战役就可以发起了。
    美国人说得很明白:皇家海军主力舰现在并未有太多作战任务日本海军主力又进了地中海轴心也许会发起马耳他战役马耳他的沦陷不可避免但却是进行援非战役的最佳空档期如英国愿意承担这项职责美国可以多归还一艘乔治五世战列舰回国。
    这个反建议击中了英国的软肋要增兵就要打通海上交通线一场海战在所难免丘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