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章 俄罗斯的冬天(5)(第1/2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今明两天都在外地出差更新会不定时万望海涵。
    红军在1942-1943年遭遇的空军危机除资源与生产能力不足、飞机性能差距外第三个也是最大的问题在于飞行员素质。
    面对战争的迫切需求很多红军飞行员只训练了50-80个小时就拉出来实战他们接受了最基本的飞行和作战技能培养但有关相互配合、保持队形、采取合理战术、排除故障等训练科目却少得可怜。俄国人的逻辑简单而粗暴掌握了基本技能就上去飞每参加一次战斗就是最好的训练过程活下来就是胜利——就增长经验与能力而言作战1小时比培训20小时还有用。
    而他们的对手通常是在德国国内训练了250个小时有着完整的各级教练机培训经历的飞行员——虽然这个培训时间相比大战以前已压缩了很大一部分(德国新飞行员最初与美国飞行员一样培训时间超过350小时)但仍强过红军那些连训练都不完整的飞行新手。在身兼空军司令的霍夫曼要求之下9月份之后的东线飞行员队伍同样进行了重大调整那些创纪录的功勋飞行员被一个个抽调回国或是到学校担任教官或加入本土航空队对付英美飞机以战斗机飞行员为例留在东线的基本都是击落数字不破百的人员他们经常带着一批刚毕业的新手出来作战。
    新飞行员大都喜欢开bf-219因为他们习惯狗斗、喜欢狗斗经常因为与对方缠斗而忘记作战任务bf-219尤其适合他们而老手通常更喜欢bz战术。因此在东线上空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新手辛辛苦苦追杀、纠缠了半天他的长官或者资深战友仅仅用一个轻巧的扑杀就解决了对手。
    根据霍夫曼拟定的轮换制规定各航空学校毕业的新飞行员一律加入东线作战然后从东线抽调资深飞行员赴西线参战。在航空学校内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航校是第一训练阶段东线是第二训练阶段只有在东线完整出勤并作战五次以上才算是成绩合格准予毕业。
    这样一来东线的红军菜鸟没有变成德国王牌飞行员刷成绩的地方反变成新手飞行员进行实战训练的场所由于飞机产量和航空学员比历史多得多德国空军得以维持了较高的出动频率同时也能承受了更高的损失。这项政策的好处在9月、10月还看不出来甚至比以前更被动等到了12月、1月时效果就比较明显了——红军飞行员逐渐陷入了被绞杀的窒息陷阱。
    霍夫曼的方针很明确:最好的飞行尖子抽回来当教官——加大人员培养力度;资深王牌飞行员充当西线的顶梁柱——加大对英美战略空袭的反击;一般王牌飞行员在东线带团队——用他们的经验对新手进行传帮带;新手飞行员去东线练技术——面对连培训时间都不完整的红军新手他们有更高的生存几率与提升空间。当然如果你连东线俄国新手飞行员也打不过那只能说明你不配当飞行员。
    从战斗机飞行员统计结果为例进入12月份以后苏联新飞行员的平均生存时间是50飞行小时——95%以上的人都挺不过100个小时而德军新飞行员的表现则要好得多只有不到20%的人会在头100飞行小时内丧命这意味着双方新手飞行员的交换比大致是1:5。问题不在于1:5或者1:6只要德国飞行员能熬过这个阶段他就可以被视为成熟飞行员能坦然面对红军老手而不必担心。而他们的对手仍然是一茬又一茬的新手。
    如果他能挺过250个小时那基本上都拥有5架以上击落记录够得上王牌标准了。当一名德国飞行员有了250个培训小时又有了250个作战小时后他就开始进入成绩稳定增长阶段在东线具备带团队的水平了。套用游戏的术语来说东线就是一个巨大的新手村能经受住东线的考验就意味着度过了新手阶段而存活下来。
    这种轮换方式带来的损失固然比以前一直让尖子飞行员执行任务、坚持到被击落然后再上一个新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