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章 斯大林的焦虑(上)(第1/2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德国坦克距离巴库只有700公里的事实不仅土耳其人清楚其后果是什么俄国人更明白自己的危险处境。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说跨越这700公里也许只需要10天也可能永远都打不过去关键取决于双方的决心。
    这在一点上斯大林是不敢怀疑德国人决心的:德军为了在东地中海和中东打开局面不惜放弃斯大林格勒已兵临城下的局面毅然抽调主力进入北非当初被红军上下乃至世界军事舆论一致认定为昏招现在看来却是高招。当初红军上下还诧异于德国人放弃突出部、拉平战线、缩回顿河区的种种举动到现在为止所有人都能理解德国元首的这个惊天赌局了。更要命的是德国人还赌赢了。
    形势对红军而言非常不妙:
    从东线战事进程来看红军并未抓住德军部分兵力转移的有利时机在斯大林格勒-顿河战役中拥有6个方面军共计250多万兵力的红军面对160万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打得很糟糕不但没发挥自身兵力雄厚和掌握主动权的优势反被德国人打得找不着北——曼施坦因和霍特通过合理战术的运用一口气抓住机会干掉了近60万红军自身损失才不过8万。哪怕在气温骤降、冬季来临的当口依然在顿河大河曲部打出了酣畅淋漓的歼灭战在100多万红军眼皮底下吃掉了2个集团军把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脸都打肿了。
    大河曲部战役结束后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顿河拉锯战中红军也没捡到便宜。虽然红军重兵集团汲取了前一阶段战役的教训紧紧抱团推进、未发生大规模战役但师一级的战斗一直在持续进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凭借顿河下游结冰的有利时机渡过了顿河并协同其他两个方面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试探性进攻试图在德军防御体系上找到缺口但在莱因哈特的精心调度下德军通过机动防御、短促突击、反向进攻等方式打得红军一筹莫展在防线面前连连损兵折将迫使朱可夫和和华西列夫斯基再次将主攻目标转向霍特集群。
    由于天气寒冷双方步兵展开不便进攻霍特集群的任务主要由布良斯克和西南方面军的装甲部队执行但倒霉的是红军坦克遇到了刚刚全部换装完毕、由4号g组成的德国装甲师和虎式重装甲营类似一个坦克旅全灭的战例虽然仅是孤例但装甲部队严重受挫的战斗却很多t-34/76碰上4号g还能纠缠碰上虎式就是送菜。当然随着战斗的深入虎式与t-34的交换比开始向正常值回归最开始是17:1慢慢变成了14:1到1月初变成了12:1。红军在这个过程中一口气丢掉了近300辆坦克而霍特的损失还不到60辆在霍特身后是东线后勤处早已整装待发、新的4号h坦克在等待部队接收。
    1月7日红军拼尽全力不惜重大代价抢到了一台被红军航弹命中的虎式残骸立即紧急送往后方研究面对那100mm/50度倾斜装甲的正面配置时所有坦克专家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现在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t-34/76那门可怜的反坦克炮基本打不穿敌人了。很显然红军必须开发更具威力的坦克才能与虎式抗衡。除更长远的t-34/85项目外应急的kv-85坦克再次提速根据斯大林直接下达的命令必须在2月1日前完成至少50辆坦克生产。同时设计人员根据研究虎式得到的数据与性能判断提出在kv-85基础上继续进行新项目研究。该报告递上去仅仅2天就得到了明确批复要求在当年9月底前生产出样车项目代码也由kv-13更改为is-1。
    在40多天的拉锯战中红军部队的损失同样不小4个方面军陆陆续续损失了近20万人马德国同期损失不到25万哪怕加上罗马尼亚人和意大利人的损失也不过3万。红军坦克损失累计突破了500辆而德军损失刚刚过150。
    在南翼打不开局面的情况下红军尝试抽调布良斯克方面军北上准备在中央集团军防线上发起进攻并试图引诱霍特集群北上结果一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