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黑海之战(2)(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奥宫正武口中的新飞机就是日本夏天刚刚完成改型并交付全套图纸的零战32型经过半个多月努力梅塞施密特公司造出了第一架样机上面装备了用宝马公司用德国技术制造的发动机(参数前文已述)。由于时间紧张来不及送风洞验证的德国设计师没有对机体进行改动只简单加强了机体结构(取消大量打孔)加装防弹装甲并用德国自己的自封油箱代替了日本设计。在重量增加170公斤的前提下因为德版发动机推力的上升整体最大飞行速度上升到了582公里/小时他们赋予这种验证机代号是bf-119。
    技术人员信誓旦旦地表示如果再继续改进气动结构与发动机完全可以保证飞行速度超过600公里/每小时甚至可能更快一点这让日本顾问组差点一头栽倒零式飞机是他们最熟悉的机型日本已持续研制、生产、改进10年了到目前为止也不过就是564公里/每小时的最大速度如果再按德国标准加重机体与加强防护根本就飞不了这么快。
    在日本内部的技术交流中认为零战32型是一次失败的改型性能没提升多少航程却大大降低了因此自己的生产数量也很少德国提出要全套技术图纸时很爽快地给了。但德国人这边完全不是这么想:这架bf-119在加装正常武备且不搭载副油箱后最远航程达到1600公里以上(按日本的衡量标准是1100公里+全速30分钟)而海军自己的bf-109t只有区区650公里连新飞机零头都不到。bf-119虽然最大速度慢于bf-109但低空操纵与盘旋性能特别突出。试飞过的飞行员一致表示这种飞机除了至少可以担当舰载侦察机外——因为航程大(日本人心想德国人真没见过世面零战21型妥妥的2200公里)还可以去东线对付苏联人的雅克-7战斗机——这种低空性能突出的狗斗机让bf-109一直很不爽。考虑到航程和气冷发动机上舰的优势飞行员们认为如果经过改进的bf-119速度能达到640公里/每小时的水平代替bf-109t甚至me-155都是可以的。
    梅塞施密特公司的技术人员对此大喜过望一旦这些说法成立公司至少又是上千架的订单东线市场可是前景广阔啊——现在他们终于理解为什么公司高层死缠烂打也要把这个仿制机会拿到手的原因了。
    梅塞施密特公司之所以对舰载机这个小市场这么紧张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听说bf-109最大的对手、原先一直没法上舰的fw-190舰载型也有了眉目。宝马公司根据元首要求仿制了美国人普惠公司的r2800(双黄蜂)发动机这是从坠毁的美国p47上拆下来、完全按照1:1克隆的风冷发动机制造成功后输出功率达到2000马力以上据说装了这种2000马力的变态发动机后别说fw-190了就是块砖头都能飞起来想想美国海航动不动5-6吨的f4u、f6f是怎么飞起来的就对这款发动机的性能会有直观感受。当然r2800和fw-190目前采用的jumo213尺寸是不同的但这一点对设计人员而言毫无压力——毕竟发动机才是第一位的。即便改进后的fw-190上不了舰优化发动机动力后对于作战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发动机美国人那造型和机体设计实在是太糟糕了用德国的发动机这些美国飞机估计很多都上不了天。
    这一点更让日本三人组有泪奔的感觉日本仿制了多年的德国db601系列是德国人提供了完整的技术资料、图纸与专利后回去仿制的结果性能还达不到要求而德国人在完全没有资料可以借鉴只能通过实物逆向测绘这个渠道居然也仿制成了效果居然还不差。据说元首还下令仿制梅林发动机目前还没最后成功但知道内情的专家都明白这也是一款优秀的货色那些技术指标听听就很过瘾。
    希特勒看不起英美的科技也不认为他们的飞机或者发动机如何但霍夫曼显然是知道行情的在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