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 静静的顿河(3)(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ps:本月历史类搞了回馈比赛急需支持请诸位投月票鼎力支持下哈。
    华西列夫斯基本以为斯大林会让其阐述不同的作战方案及原因他的作战方案是基于第一次罗斯托夫战役的经验:在去年11月17日-12月2日间正值莫斯科反击战渐入高潮红军以侧翼迂回包抄的形式发动对南方集团军群的进攻矛头直指罗斯托夫不过那时担任进攻任务的只有一个南方面军和独立56集团军而南方集团军群的主要部队被抽调去攻打莫斯科了实力也不强。当初同样也是进攻了左翼并率先取得了战果在面临侧翼包抄、后路被断的不利局面下时任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官的龙德施泰德元帅放弃了罗斯托夫并率部队后撤80多公里是故华西列夫斯基念念不忘先行攻击左翼的霍特集团。
    不过斯大林既然对中路的曼施坦因集团兴趣更高他也不想多嘴只面无表情地看了朱可夫一眼后开始照本宣科地说下去对这种原本应当比较尴尬的场面朱可夫却没有任何不快表示。他当然不是一个麻木到无动于衷的人实际上他与华西列夫斯基是有默契的这种默契程度一开始就存在在他担任副统帅后就更加深了。两人应当在工作中有一些冲突在关键的决策与方向上有“分歧”——无论这种分歧是真的还是故意装出来的起码不能在关键问题上事事保持一致。
    这是两个聪明人在总结过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高度概括出来的:如果不想彻底变成最高领袖的哈巴狗和宠臣——就像伏罗希洛夫元帅那样那就必须要坚持自己的个人立场并充分表达一些不同于斯大林同志的鲜明观点关键决策中如果没人表示异议或质疑就显得太奇怪等级别到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那样地位的高层如果经常意见一致、关系又亲密、在军中还有较高威望对最高领袖的威胁就太大了图哈切夫斯基元帅为什么被干掉就因为他在军内威望太高、党羽太众说话办事一呼百应而犯了斯大林同志的忌讳至于德国间谍罪名云云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不会相信已位居元帅的图哈切夫斯基投敌卖国有啥好处?难不成还想当总书记?
    两人也清楚地认识到战争决策是十分复杂、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考虑的因素、分析的情况不一定全面、充分必须有不同意见供最高领袖参考决断防止形成一边倒的声音最后下达战略决心也只能是最高领袖在有多种方案可供选择时无论斯大林选什么最后失败了板子都不能完全打在提意见的人身上更不能打在当初表达反对或质疑意见的人身上那样其他高层的地位和安全就保住了——至于平时是不是只顺着斯大林同志心意说话那就看人品了反正朱可夫也好华西列夫斯基也好还没有盲目到无原则服从或者附和的地步。
    “从8月份开始英美就借口北非战事紧张、东线战事陷入僵持且不太激烈而减少了对我们的支援两个月来只给我了我们84架飞机121辆坦克而依据原有计划是要给我们800架飞机、1500辆坦克的。现在古德里安在北非的进攻又开始了美国人以此为借口掐掉了对我们11月份的坦克供应只打算给我们一批榴弹炮、吉普车和卡车英国人的坦克自己都不够用而拼命向美国人伸手丘吉尔只同意给我们100架飞机而且还是已过时的飓风式。除此以外高等级航空燃油供应也减少了。虽然吉普车和卡车也是我们急需的但毕竟没坦克这么重要……输入中东的物资在大量增加我们得到可靠消息英美11月初将在北非有一次较大的登陆行动如果成功他们将直接与英军第八集团军夹击北非德意集群争取首先在北非战场取得突破对我们而言就意味着下一阶段的供应将进一步减少。”
    华西列夫斯基说完其他人都是愤愤不平的声音唯独斯大林与朱可夫保持了沉默在斯大林的示意下他又抽出第二份报告:“根据秘密战线同志提供的可靠报告德国人生产速度提升得很快这一点也为我们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工人阶级和同情革命同志提交的内线报告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