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新方针(下)(第1/3页)  铁十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苏作战的战略目标不是夺取、占领某个特定地点而是要消灭苏军有生力量如果能像去年那样取得基辅围歼战的胜利就令人非常满意。”霍夫曼强调道“今后我们判断战役胜利的标准不光看击毁的敌军装备和物资首先要看毙、伤、俘敌人数量只有打出4:1以上的交换比才算是成功如果是5:1、7:1这样的交换比就比较优秀可以考虑给部队长官授勋。为打出这个交换比我们就不能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除若干必须要守的战略枢纽外其余战线、区域均可以灵活应变——我们在整体兵力上不占优势必须用大范围的机动作战调动敌人在运动中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将是我们作战的精髓。至于某些地盘俄国人要拿就还给他们好了——反正只要我们打光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这些地盘还会像成熟的果子一样自动落下来。”
    霍夫曼在地图上从北至南给东线划定了必须固守的战略要点依次为:列宁格勒包围圈、诺夫哥罗德、斯摩棱斯克、布良斯克、库尔斯克、哈尔科夫、沃罗涅日、罗斯托夫塔曼和刻赤半岛克里木半岛。蔡茨勒默默看了一下如果将这些要点连线起来除部分区域外(主要是南线)整体战线大概是去年台风战役后的连绵战线比目前整体战线普遍往后缩了200-300公里整体防御面积宽度大约可以削减五分之一——兵力密度相应增加五分之一。
    霍夫曼接着又在南北两片海域上画了一个很大的圈说道:“我们必须更改观念进一步重视这两片海域北边是波罗的海南面是黑海。现有物资和人员输送面临俄国糟糕的道路体系制约必须加强海运力量进行补充。北方集团军群可以指望从本土出发的补给船队南方集团军群可以指望从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出发的补给船队因此列宁格勒附近以及克里木半岛附近将是重中之重。施佩尔目前东线运输条件是否已经改善?俘虏是否加速西运?”
    “我的元首。由于我们改变了补给和部队调防的策略。目前从东线回国休整的部队除必须要送回国内维修的t-34和2号、3号老型号外均不再携带重装备空出来的吨位数全部交给了俘虏运输9月到目前为止同比上月多运了12万人员。未来单月人次预计可以达到30-40万;同时由于党卫军暂停向东部输送犹太人空出来的运力转交给了国防军我们为东线补给兵力、物资、装备的节奏也加快了重型装备能确保第一优先顺序冬季装备目前正在紧张运输。预计到10月中旬可全部运输完毕并配发东线军需总监施蒙特将军向我保证类似于去年那样缺乏冬季装备的事情不会再发生了。”施佩尔想了一想“我赞同加强海运的方针但这需要给我们增加船只特别是黑海方面几乎没有我们的船。另外东线铁路轨距调整还将占用一部分劳动力因此国内接收的俘虏数量可能会少于我们运走的数量。”
    冬季装备的配备一直是霍夫曼十分关心的问题:历史上第一年的冬天在莫斯科郊外碰了头破血流大批士兵因为严寒而失去战斗力;第二年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第六集团军依然缺乏冬季装备最后损失了几十万。所以这次他痛下决心在9月份就把部队缩回来努力缩短补给线。宁可丢掉一些地盘也不能把人丢了。至于施佩尔关注的运输吨位两天后就要召开塞尔维亚问题会议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都将从领土调整中有所收获他相信可以凭借这些优惠条件从两国那里拿到需要的船只和必要资源。
    “蔡茨勒将军有一点你要注意在前线的罗马尼亚、匈牙利和意大利部队要尽快完成挑选保留他们当中最有战斗力的三分之一其他部队将陆续撤离东线。”
    “撤离?”蔡茨勒吓了一跳狐疑地问“撤到哪里去?现在前线有意大利第8集团军、罗马尼亚第3、第4集团军、匈牙利第2集团军。上述4个集团军加起来差不多有60万人只保留三分之一的话一下子就减少了40万兵力会周转不过来。”
    “一部分去塞尔维亚一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