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一六节 思想与抱负(第1/3页)  虎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我看过资料那个人当时是区卫生系统的一个小科员。他是在国外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才升起来的。可那篇论文他只是在其中有署名作者有六个他是其中之一。”
    “具体有什么猫腻我就不说了因为时间隔得太久时过境迁。但就是从这个人担任院长开始全面引进西化医疗技术彻底否定中医。不夸张地说这是真正从根子上毁掉了四十一分院的基础。”
    虎平涛对此很意外他还是头一次听到这种秘闻:“还有这种事?”
    李翰文淡淡地说:“那个时候整个社会对西方的迷之崇拜简直无法用理性来解释现在很多年轻人无法理解他们的上一辈为什么要这样做。其实这很正常国强民富本来就是互相依存所以那时候很多人只看到打工者在国外餐厅洗一个月的盘子收入甚至比国内知名学者一年的工资还高。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这种事情不奇怪很正常。”
    “把更好的西方医学技术引进医院这人的想法是好的但眼光有太多的局限性。而且做的太好、太紧、太急只想着尽快出成绩所以从省内外弄了一大堆西医进来搞得医院内部怨声载道。”
    虎平涛不解地问:“既然四十一分院以前有这么好的中医基础就算再怎么引进西医也不应该对原有的中医造成这么大影响啊!还有为什么不两条线一起走就像广告里说的中西医合并。”
    李翰文“噗嗤”一下笑出声来:“你这人挺有意思没想到还能说这种话。其实这事儿不是什么秘密只要你稍微了解一下四十一分院的过去就知道我没乱说。当初搞西医引进的那个领导具体是谁我就不说了按照他原本的打算的确是想要双管齐下把四十一分院打造成市内甚至是省内第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
    “可说来说去还是思维固定模式害人。他引进了西医就冷落了中医。引进的人才给的工资高我听说当时随随便便一个外来的西医月收入相当于原先的老牌中医两倍还多。你想想人家那都是干了一辈子的老医生而且中医不像西医这是需要时间积累一点点把经验攒出来的。”
    “按照旧社会中医行里的规矩:新人入行先给先生当三年免费跟班也就是打杂的那种。然后三年学徒背药方兼着熟悉药材然后又是三年侧桌上看着先生问诊直到第十年才能在先生指点下给病人定诊开方子。”
    李翰文坦言:“以前我也看不起中医觉得他们就是骗人的江湖郎中。毕竟我学的是西医再就是从小到大看了很多骂中医的文章就连鲁老先生不是也说过嘛搞中医的都是骗子因为他父亲就是生病看中医没效果然后死了。”
    虎平涛听得直摇头:“事情要分两方面来看。不是所有病人都能治好就算是西医也不可能包治百病。”
    李翰文道:“这个道理是后来才明白但早年的时候中医的地位真不高所有人都在看西方中医在他们看来就是一堆垃圾没用的那种所以践踏起来毫无心里负担潜意识也认为这是在做好事是将历史的遗弃物从这个社会上清除。”
    “不是每个官员都有全面化的眼光他们当中很多人实质上就是在跟风。米国好米国一切都是对的所以米国就是榜样哪怕米国乞丐拉的一泡屎放在庄稼地的肥田效果也远远强于国产化肥。本着这样的逻辑思维西医的待遇越来越好四十一分院的老中医肯定就大量流失。因为呆不住啊!工资底做人都没地位还谈什么前途?谈什么未来?”
    “说句不好听的这真正是一个人毁了一个单位。可是在那个年代他非但没有被惩处反而被认为是典型的“革新派”。接下来就是加官进爵升职成为众人瞩目的改革先进人物。”
    “这种效应完全是灾难化的……当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他那样“疯狂改革”。也有人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中医必须保留哪怕西医再好对病患的治疗效果再明显中医也有自己的专属生存空间。但这部分人的数量太少了而且位轻言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