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一十五章 大家一起凑一凑(第1/2页)  沧海扬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怎么老俞你不会是想告诉我说你想改行搞聚酯吧?”
    高凡试探着问道。
    俞国荣却反问道:“高老弟你觉得这门生意值得做吗?”
    “我就是个学生我怎么知道。”高凡嘿嘿笑着回避了俞国荣的问题。
    其实他更想直接说一句“我还是个孩子”不过想想俞国荣肯定不懂这种后世的梗自己如果真这样说了就属于一个很冷的笑话了。
    俞国荣假装不满地虎起脸说道:
    “高老弟你在老哥面前还用得着装啥?现在我们整个仁桥不敢说所有人最起码是做化工的这帮人谁不知道陈林发父子俩是攀上了茂林省一个奇才的关系现在天天数钱数得手指头都长茧子了。
    “你说你是个学生我还是个农民呢。老哥这大过年的专门跑过来向你请教你就不能教教老哥?”
    高凡又岂是容易被唬住了他笑着说道:“俞总如果要这样说那小弟我可真不敢再在这屋里呆着了我家炉上还炖着汤呢我得赶紧回去看看。”
    他话归这样说屁股却像是粘在凳子上丝毫没有要急着离开的意思。
    俞国荣于是也就知道高凡的想法了他叹了口气说道:“唉高经理这份城府我老俞服了。实话说吧上次听潘总工说过之后我还真是有点心动了。
    “我们水南黄澜化工厂的那套聚酯装置我听人说过一年6万吨的产能投资是5个多亿合着1吨产能的投资就是1万块钱。
    “潘总工他们开发的装置5000吨只要1200万合着1吨才2400块钱差出了四倍。
    “生产成本方面我也听潘总工说了他说原材料投入差不多就是水耗、电耗和人工都比黄澜那套装置高出一倍以上。
    “我粗略地算过一下按照潘总工说的数据考虑到设备的折旧用小装置生产的聚酯价格不会比黄澜化工厂的聚酯更贵这就有搞头了。”
    高凡和俞国荣斗心眼就是为了让俞国荣先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现在听到这些他也就不再卖关子了而是认真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你有聚酯的销路?”
    “太有了!”俞国荣说“高老弟你不是做塑料制品的你不知道现在聚酯有多紧俏。其实也不单是聚酯了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就这么说吧不管什么塑料都紧俏得很。
    “我开这个塑料制品厂一半的精力都是在搞原料。只要手上有原料加价卖都没问题。”
    “我明白了。”
    高凡点了点头。
    黄澜化工厂生产的聚酯绝大多数是用来生产绦纶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用于生产塑料制品其中又分为制造包装材料的瓶片和制造胶片、磁带等的膜片。
    这几年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饮料和包装食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这就带来对聚酯包装材料的强大需求而与此同时国内的聚酯供应量却非常有限供求矛盾非常严重。
    俞国荣自己就是做塑料制品的自然知道这种情况。对于商人来说存在供求矛盾就意味着存在超额利润。
    在此前俞国荣并不觉得自己有能力弄到大量的聚酯瓶片他通过关系弄到的一些聚酯瓶片只够自己企业生产哪里舍得到市场上去倒卖。
    但潘越向他透露的信息让他看到了一个机会那就是进入聚酯生产这个领域。小型聚酯装置生产的聚酯单位成本不高于大型装置这就是说他生产出来的聚酯相当于黄澜化工厂的成本价。
    他在市场价的基础上还能再加上一些溢价然后销售给他的昔日同行赚到的钱就比现在做塑料制品要多得多了。
    做上游产业的好处在于竞争不如下游产业激烈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以说根本不存在市场竞争的问题完全是可以躺着赚钱的。
    黄澜化工厂的一套装置投资是近6个亿这是俞国荣不敢想的。而潘越开发的小型聚酯装置投资才1200万这是在俞国荣能够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