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百五十六章 准备称王建制,大开科举!(第2/3页)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最低的等拖到新朝开辟再来推行下面只会更加抵触。
    “培养好文武人才再开新朝是先难后易;”
    “如今新朝轮廓初定再按我的心意改变制度反倒是先易后难。”
    “幸好还有两场关键的仪式和官位的分配。”
    在这样的考虑下李彦更不会一步到位。
    别人称王建制称帝开国主要是为了确定自身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他却准备通过这两个关键步骤完成旧朝到新朝间的两次过度。
    如今是第一次。
    称王建百官司属!
    同时。
    宣告北方准备大开科举!
    ……
    “父亲!好消息!好消息!”
    大名府蔡京依旧被任命镇守此地近来工作轻松很多他却日日来衙门哪怕在书房内看书也坐镇于此。
    而女婿梁世杰兴冲冲地进来眉飞色舞地道:“科举一开则北方大局定矣!”
    按照如今三年一次科举的制度去年大宋就该开科举了但由于战乱一直拖延如今瞧着南方的局势更是遥遥无期这个时候北方开科举对于各地来说都是一剂强心剂更会吸引大量人才来投。
    毕竟宋朝其他事情或许做得不行文教这方面绝对没得说同时社会阶层流动极大进士子女不成进士用不到三代就衰败了同样乞丐孤儿有学习的天赋也能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
    这种学习改变命运的阶梯是极度吸引人的也是老百姓拥护宋廷统治的关键之前是被兵乱逼得活不下去没得选如今眼见着要改朝换代而好的制度保存下来自然欢呼雀跃。
    当然底层人民功成名就的终究是少部分大部分进士还是富贵人家出身如相州韩氏那种学阀世家历代都有不少进士把控着知识渠道。
    蔡京出身的家族也是同理单单是嫡子就有八人还有女儿女婿以及儿女亲家如今都聚集在大名府内俨然形成新的大族梁世杰能成为蔡京的女婿家族梁氏也非等闲之辈对于这种书香门第看到科举的开办当然是兴奋不已。
    蔡京却没有什么特别兴奋的表情沉吟片刻开口道:“老夫如果让你们不要多考呢?”
    梁世杰勐然怔住:“父亲这可是新朝第一次科举如今各地文官还都是投降的那一批其中颇多庸碌之辈父亲之前也有言以总教头的胸襟气魄肯定会将这类人免去许多那空缺出来的官职不就是从新朝科举里的提拔么?”
    蔡京颔首:“确实如此乡军勐将如云文臣稀缺此番科举为官恐怕不用多等铨选就能去各地任职但恰恰是因为这样老夫若为宰执不能容许我的族人遍布各州县。”
    梁世杰这才明白这位岳丈的顾虑心中有些抵触当高官不就是为了家族一起受益的么况且参加科举也是各凭本事他们能考上又为何不让?
    他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低声道:“恕小婿斗胆总教头为人赏罚分明父亲此番在文臣里的功绩更甚乡军的几位参赞地位稳固何必多虑呢?”
    蔡京微微摇头:“老夫知晓总教头赏罚分明所以才敢言宰执之位然自己不知进退还要将安危寄托在九五之尊的仁念上那就是愚不可及的行径了!”
    “宰相的权力是在天子允许的范围内为之而非不管不顾地培植势力。”
    “遇到一位昏君只要给对方提供享乐就行下面多么民怨沸腾昏君都不会多过问遇到一位明君就要谨守本分总教头无疑是英明神武的君主……”
    蔡京说这番话不怕隔墙有耳有些心里话他却不会说比如早就有意识地与乡军高层保持距离以免关系太过密切引发君王忌惮。
    当然有两个人的友谊他是一定要牢牢巩固住的一位是林元景另一位是高求三人共同坚守大名府来往也是顺理成章。
    不过有些话他也压低了声音近乎是凑到耳边道:“你以为这一批科举为官的会是新朝的中流砥柱?”
    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