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三十三章 攘内必先安外!(第2/3页)  从神探李元芳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彦骨子里不喜欢打仗的原因失败了不必说就算是胜利了往往都很难回本。
    农耕王朝得以大治永远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戚而非纯靠战争获利就算是百战百胜国家也会越来越穷。
    当然国内不折腾也要防止外敌的掠夺所以贞观之治才那么伟大。
    对内能效仿文景之治让百姓得以安居对外则能大胜蛮夷威震各国诸胡臣服。
    李彦念头转动终于想出了一个中策:“我有一个主意勉强能稳定吐谷浑的局势。”
    三人精神一振:“什么主意?”
    “兴佛!”
    ……
    “大师!”
    王城门前李彦和裴行俭亲自迎接大轮寺的僧人。
    李彦和鸠摩罗就熟人了稍稍客套后也就开门见山:“吐谷浑各部本来就有不少佛教徒只是还不成主流请大师和贵寺的僧人们随军往各部行医施药传播佛法以慈悲之意感化吐谷浑受苦之众。”
    潜台词就是大唐爸爸要吃饭只能先委屈吐谷浑人你们今生受苦可以期待来世享福。
    鸠摩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以佛法普渡众生人人向善往生极乐乃我大轮寺所愿多谢成全!”
    想到也许就在谈话之时就可行医施药多救几人鸠摩罗雷厉风行片刻不想耽搁:“贫僧这就去了!”
    目送众僧领药参军李彦目露尊敬遥遥行了一礼。
    裴行俭抚须道:“雍仲苯教目前在蕃国强盛我们扶持佛教确实是妙手但佛教一旦兴盛恐怕在此地也难以遏制。”
    李彦道:“裴公依我浅见什么时候高原气候变化粮食减产佛教才能在此地真正大兴。”
    裴行俭思索片刻不禁佩服起来:“元芳你真有宰相大才!”
    李彦默默苦笑。
    这个大才很残酷。
    他切身体会到统治者为什么喜欢用佛教。
    当治下的子民实在太苦这种宗教势力真的是一剂最省力的良药。
    他明明不喜欢佛教可真正到了关键时刻也不能免俗。
    裴行俭看出了李彦的情绪不佳安慰道:“此举稳定边境保我大唐子民居功至伟人事终究不能尽美你也不要多想了!”
    李彦点头他不会天真到各族都能安居乐业优先考虑的当然是大唐子民。
    而且吐谷浑在历史上被钦陵连续征战压榨得民不聊生相比起来已经比原本好太多了。
    定了定神后李彦的手握在了腰间的链子刀柄上:“在吐谷浑现在就剩下一件大事那支吐蕃军要解决掉下官请命亲自拿下勃伦赞刃!”
    ……
    洛沃边界。
    这里是吐蕃与吐谷浑的边境六年之前吐蕃灭亡吐谷浑时第一步就是占据此处。
    而六年之后勃伦赞刃麾下的一万多蕃军也被唐军围堵在此处逐步绞杀。
    指挥部队依旧交给黑齿常之等军中悍将李彦就负责统领大军同时在关键时刻施以雷霆一击。
    不过这一战都不需要他的雷霆一击了。
    起初还能听到勃伦赞刃骑马左右来去不断振奋士气:“死战!死战!我吐蕃勇士与唐人死战到一兵一卒绝不言退!”
    突然间数道身影向着勃伦赞刃扑去中军乱成一团最后帅旗轰然倒下。
    都不要唐军呵斥伴随着一杆杆兵器的坠地蕃军倒地一片:“投降!我们投降!”
    看着被五花大绑押了过来的勃伦赞刃李彦都有些啼笑皆非:“凤雏别来无恙否?”
    勃伦赞刃都没听清楚对方的称呼只是难以接受不断摇头:“不可能不可能我吐蕃的勇士不会如此胆小怯懦!”
    李彦无语:“这不是胆小是你把士兵不当人看当畏战的情绪到达极点无论是哪国人都不能免俗。”
    他一指边境:“最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是吐谷浑对于吐蕃人来说是异国明明家乡就在不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