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七十二章 白沟河战(上)(第2/3页)  追星逐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的时候,再对咱们发动攻势。为什么?!那是因为南方的士兵不适应寒冷!”
    “所以如果咱们一直也是按兵不动,表面上看是顺应天时,其实是将主动权交给了对手。”
    蓝月此言一出,许多人都纷纷赞同。
    “要知道他们可以等,也应该等,但是咱们却等不起。”
    大将邱福问道:“按照侯爷的意思,咱们应该进攻哪里?”
    “除了德州哪儿都行,最好稍微偏远一些,往西去大同怎么样?”蓝月成竹在胸的说道。
    “大同?为什么是大同?”张玉和邱福齐声问道。
    燕王朱棣哈哈大笑:“我现在总算明白了逸仙的意思,所以这个问题由我来回答。”
    “南方将是畏惧寒冷,不适合在冰雪天作战,所以此刻在德州休养生息,咱们偏不让他们休息,往西去攻打大同,那地方虽然不是咱们的必争之地,所以防卫肯定不严,但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定会产生连锁反应。”
    “那万一李景隆就是不去,待在德州休养,咱们且不白去了?”好久没有说话的谭渊问道。
    “所以说谭渊你就适合打打杀杀,因为根本不懂官场规则,咱们攻打大同,大同的知府和守卫一定会向朝廷求援,现在全国的兵马几乎都在李景隆的手里,所以朝廷一定会派他去。”
    “李景隆现在是待罪之身,朝廷有令,他不敢不去,这一去一回,劳民伤财,他的那个所谓休养生息的计划就此泡汤了,咱们可以打下大同,抢夺大量的物资和人员,同时还起到练兵和热身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摆出一种姿态,这样一来令许多蠢蠢欲动的人都变成摇摆不定的墙头草,左右观望,如此一来,咱们便可以从容不迫,势如破竹的一路南下,大事可成!”
    朱棣在蓝月的启发之下,说出了这样一段长篇大论,受到了所有将领的一致支持。
    果然一切都如同预料的那样,燕军于年末西出紫荆关,攻克广昌。
    建文二年年初,燕军包围了蔚州,守将不战而降,于是朱棣再次挥军,直进大同,其声势浩大,朝野震惊。
    李景隆迫于朝廷的命令,只得亲自领兵来救大同。
    朱棣虚张声势,待李景龙部出了紫荆关后,转身便带着人马由居庸关返回,毫发无损的回到了北平。
    与此相比,李景隆的南军受尽了苦楚,因为饥饿和寒冷死去的多达几万人,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人被冻掉了手指,更别提一路上的丢盔卸甲,粮草的损失。
    这样一来,众将领对蓝月更是钦佩不已,明白此刻的蓝月已经达到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兵法最高境界。
    转眼间到了建文二年的五月,南方春暖花开,北方冰雪融化,李锦隆觉得等候的时机已到,便带领德州的兵马,会同武定侯郭英安陆侯吴杰一共六十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向北进发,准备会师真定,试图一雪前耻。
    白沟河前,朱棣率领二十万燕军精锐刚刚过了河,正准备在苏家桥安营扎寨的时候,突然间阵营大乱。
    原来是平安和瞿能父子,看准了朱棣正准备安营扎寨的这个空当儿,带领一万大军突然冲杀了进来。
    平安更是一马当先,挥舞长枪,勇不可挡,左右分别跟随的便是瞿能和瞿良才,二人各挥刀剑,护在平安左右,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朱棣大营。
    南军将士为之一振,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这样的将领,顿时受到感染,紧随其后,跨马挥刀也毫不犹豫的冲了进去。
    平安原来曾经当过朱棣的手下,早已得到了朱棣打法的精髓,便也如法炮制,带领着一万精骑,在二十万军营中来回横穿纵插,杀人无数,打的燕军落花流水,无奈之下,沿着白沟河边一路撤退。
    战场之上一旦败势已成,便是神仙也无可挽回,此时朱棣也无可奈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