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八章 血色宴席(第1/2页)  赵煦穿越成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你去一趟金陵,和董安一起把这个展会办起来。”
    赵煦对杨贺说道。
    他对这次的展会还是很重视的。
    毕竟经过和势族的一番争斗,他基本拿下了大颂的全部市场。
    他的货物今后将在大颂畅行无阻。
    所以这次展会如果办得好,会给王府带来巨额的订单。
    燕州的财政问题会得到大大的缓解。
    “是,殿下。”杨贺笑道:“说起来,下官倒是有点想董安这小子了,嘿嘿。”
    赵煦道:“除了不在燕州,他在金陵可是过的如鱼得水。”
    现在燕郡商行已改名为燕州商行。
    为了方便及时得到金陵的消息,他让徐克塞了几个炎卫的成员在其中。
    过不了多久,炎卫的火锅店还会在金陵开张。
    到时候,燕州与金陵的消息往来会更加频繁。
    他也能及时掌握朝中的动态。
    正因此,董安在燕州商行做什么,他还是一清二楚的。
    “也是,金陵如此繁华,这小子可不会让自己吃亏。”杨贺瞥了瞥嘴。
    点了点头,他对杨贺道:“这两天你便出发吧,对了,专门准备一些送到宫中去,而且要在展会开始之前送去。”
    他这么做自然是考虑到赵恒。
    他是大颂皇帝,好东西不首先给他,只怕惹得他不高兴。
    毕竟现在他还是自己在朝中的最大的靠山,需要有所顾忌。
    就像海贸,皇商待遇,卖火炮此等事都需要他的配合。
    又吩咐了杨贺几句,他让杨贺回去准备。
    回到后殿休息了一会儿,又和凤儿鸾儿闹了一阵。
    他下午的时候去了兵仗司。
    商贸重要,但兵仗司的技术提升同样重要。
    上次他提了汞柱的事就让王应准备。
    到了兵仗司,他直接提了这件事。
    王应闻言,得意地笑了笑,“不瞒殿下,这第一把原尺,下官令匠人做出来了”
    “做出来了”赵煦闻言大吃一惊。
    王应点点头,“下官见殿下这些天一直在为学堂讲学忙碌,就自己斗胆尝试,正如殿下所言,试了几次,这汞柱的高度都几乎相同。”
    一面说,王应一面引着赵煦到了一间屋里。
    在屋子的中间,里面正有一个粗糙的细玻璃管。
    玻璃管里大部分体积被汞占据。
    这正是一个粗略的汞柱。
    接着王应对一个官员说了声。
    那官员离去,不多时拿着一把笔直的竹尺过来了。
    在竹尺上有一道道的横痕,毫米的短,厘米的位置长一些,基本和当代的尺子没多大区别。
    “可以啊,是本王小瞧你们了。”赵煦十分欣慰。
    古代的匠人其实是很聪明的。
    否则他们也不会创造出铆接,瓷器这些令人震撼的精湛工艺。
    在当代,他们只是在一套失败的体系下生活,所以才会在近代因为没有攀上科技树而走向衰落。
    其实只要给他们指明道路。
    他们会创造出惊人的成就。
    在大颂也是一样的道理。
    王应和兵仗司的匠人不过缺乏指导而已。
    给他们一个蓝图,他们同样能实现。
    这把原尺就一个证明,今后,他当更加信任他们的能力才是。
    三大学堂的学员也一样,他会鼓励他们去折腾。
    “殿下过奖了,其实也失败了很多次。”王应笑道。
    毕竟把这段尺子分成760等份可是个艰难的工程。
    他抽了十个匠人专卖雕刻,七天的时间他们几乎疯掉。
    最终只有一把刻度均匀,符合他的要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