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八章 民情(第1/2页)  赵煦穿越成燕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去去,一边玩去。”
    赵煦向村里的顽童走去时,一群村民过来。
    为首的是一位长者,驱散了顽童,他急步过来。
    “里正冯正参见燕王殿下。”到赵煦面前,老者行礼。
    “老丈请起。”赵煦看向冯正。
    里正在大颂的行政单位里基本是最小的了,也就相当于当代的村长。
    昨天刘福已经告诉过冯正燕王今日要来的事。
    这时他解释道:“殿下,冯正是村里的百姓一起推选出来的,最为德高望重,平时村里不大的纠纷都由他来处理。”
    赵煦点了点。
    自古代,也皇权不下乡这一说话。
    意思是官员基本管不到乡间。
    乡间的事务大都有乡贤这些人来处理。
    官府只和乡望打交道,让他们催收粮食。
    而这样一来就导致了古代社会的根本问题。
    所谓的乡贤牢牢控制了乡间。
    这些乡贤又勾结豪族士绅,牢牢把百姓控制在自己手中,肆意渔利。
    对于这个问题,他自然是考虑到的。
    所以他重建了燕郡乡间的组织机构。
    由于百姓耕种的是王府的田。
    王府自然能够主导百姓。
    他不需要乡贤来为他催督百姓交粮,乡贤的价值也就没有了。
    所以,现在王府很容易就拿下了这些百姓的管辖权。
    废除了曾经的乡贤。
    现在的里正都是村里直接由百姓推选而出,而不是豪族士绅勾结从村里挑出来的走狗。
    而且,他还将这些里正纳入了王府的政务体系。
    每个月,里正都能从王府领取俸禄。
    但相应的,官府会每年都这些里正进行政务上的核查。
    除了里正外,每个村子还有五个保长。
    这些保长既负责平时的生产事宜,又各自令一队乡兵。
    战时负责御敌,平时负责乡里治安。
    “殿下,这是五位保长。”刘福又继续介绍。
    “参见殿下。”五人向赵煦行礼。
    赵煦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五个保长都是青壮。
    “村里的地道挖的如何了”
    同众人见了面,他询问冯正。
    冯正做了个请的收拾,引着赵煦向村里走去。
    “稻禾已经种下,现在村里的人都闲着了,这两日王傅交代要挖地道抵御北狄人,村里的人都很积极,现在每家每户都挖着。”冯正小心翼翼。
    他一大把年纪,潦倒半生。
    突然被选为里正,又能从王府拿俸禄,成了半个官,自然倍感珍惜。
    平日里任何事都不敢马虎,俱都亲力亲为。
    赵煦在一处篱笆院前停下。
    望向里面的茅草屋,忽然见一个妇人把门关了起来。
    接着一个汉子从里面走出,显得有些拘谨。
    冯正看了眼,担心赵煦责怪村人无礼,解释道:“殿下不要怪罪,村人穷,有的家里几口人只有一裤子穿,往往谁出门,谁穿出来”
    说到这,冯正不说了,和显然下面的意思不言自明了。
    赵煦一听,又是尴尬又是难过。
    他知道燕郡穷,但没想到会穷到如此程度,一家人共用一条裤子。
    而这可是燕郡的治所,燕县,燕城所在。
    这里都如此,其他的地方更不必去想了。
    “没想到我燕郡百姓竟困窘如此。”转过身去,他长长一叹。
    刘福长在乡间,对此早已司空见惯。
    他道:“殿下自小长在皇宫,吃的是锦衣玉食,穿的是绫罗绸缎,没见过这般景象实属正常,不过殿下也不必感伤,等今年的稻米收了,燕郡百姓的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