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2. 文公守信收四邑(第1/2页)  东周五百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说晋文公重耳此次入洛阳城,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老百姓们扶手携幼,堆街填市,竟相来目睹晋侯的风采,人人赞叹:“真是齐桓公复出啊”
    晋文公出了一把风头,便下令两路大军班师,屯于太行山之南。命魏犨去收阳樊,颠颉去收攒茅,栾枝负责温,重耳自己带着赵衰去接收原地。为什么要一个原城,文公要自己亲自去因为那是周卿士原伯贯的封邑,因兵败无功,周襄王夺了他的封邑给晋国。可那原伯贯本人还在城里,料定必不会乖乖献城,是以必须亲自去。
    各位使者待遇如何颠颉到攒茅,栾枝到温城,守臣都是携酒食出城相迎,决无二话,接收很顺利。
    可魏犨却遇上麻烦了。那阳樊守臣苍葛站在城头上对他喊话:“自从周平王弃了歧丰之地,王室还剩多少地方晋国怎么好意思接收四座城邑我与晋侯皆是王臣,怎能服气”说完,还领着城中百姓手持兵械登城拒守。
    魏犨大怒,率军围了城池,大叫:“早早投降,万事都好说要是等老子打破了城池,便要屠城了”
    “我只听说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这里是王畿之地,城中百姓,不是姬姓宗族,便是周王的亲戚。晋国也是周朝的臣子,怎能以兵刀相威胁呢”
    魏犨虽粗人,却也不一味逞强,便派人将此事禀报晋文公,请他拿个主意。不久,文公给苍葛回信:“四邑之地,乃天子之赐,寡人不敢违命。将军若念天子之姻亲,率以归国,亦惟将军之命是听。”
    本章未完,请翻页
    苍葛得信,晓谕城中百姓:“要归周的就离开,愿从晋的留下。”魏犨也停止攻城,给阳樊百姓迁徙的时间。城中百姓归周的大半,由苍葛领着,迁到轵村居住。魏犨接收了阳樊,划好边界回来复命。
    再说晋文公和赵衰到了原城,原伯贯果然造谣:“晋军围攻阳樊城后,将城中百姓全都杀了”
    一番话说得原城百姓十分恐惧,誓死守城。赵衰说:“原民之所以不服晋国,就是因为不相信我们。主公若能展现诚信,则此城可不攻而下。”
    “那怎么才能让他们相信呢”晋文公也十分忧心。
    “请主公下令,军士每人只带三天的粮食,若三天攻城不下,便解围而去。”
    文公点头采纳。到第三天时,军吏禀告:“军中只剩下今天一日的粮食了。”文公也不言语。
    当天夜半,原城中有人缒墙而下,入晋营中说:“城中百姓已经知道阳樊没有屠城那回事,大家约好于明天晚上开门献城。”
    文公对曰:“寡人本来说好攻城以三日为期,三日不下便解围。如今已满三日了,明早便退师。你们自尽守城义务,不要心怀二念。”
    有军吏劝进:“主公干吗不再留一天,又有城中百姓献城,何不取一城池再回即便军中无粮,那阳樊离此不远,也可去取些来,根本不是问题呀”
    “诚信是一国重宝,民众的凭据。三日之期,谁不知道要是多留一天,便是失信于天下得一原城而失信,人民以后如何相信
    本章未完,请翻页
    寡人”
    晋文公果然说到做到,次日黎明便解围而去了。原民争相传话:“晋侯宁愿不要城池,也不失信于天下,真是有道之君啊”
    于是,争相竖降旗于城楼,还有不少人从城墙上缒下去追文公的,络绎不绝。原伯贯止不住这些人,只得开城门出降。
    那晋军刚走出三十里外,原中百姓追来,又送来原伯贯的降书。晋文公这才扎住车马,单车直入城中,百姓们鼓舞称贺。文公依旧给原伯贯王朝卿士的待遇,但他全家必须迁往河北。
    这四个新收的城邑派谁驻守呢文公想:“当年子余带着壶餐跟着寡人流亡卫国,忍着饥饿也不吃独食,是位守信之士。如今以守信得原城,就该子余守原。”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