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道静(第2/3页)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分明,朱允炆夹着一枚白子,举棋不定。视线,黑子组成了一条大龙,已在白子的绞杀,头角峥嵘几欲破出。但白子也是不是毫无优势,只差两步也能成龙。只是白子先手不在,到底是堵,还是拼死一搏反败为胜,让人难以取舍。
    屋里,檀香萦绕。
    朱允炆成熟不少,就藩之后又为人父,举手投足更显稳重。体态也有些微胖了,但面容愈发的儒雅。
    “千岁,可是有心事”对面的老僧,名道静。乃是这座古寺的主持,在淮安一带颇有贤名。不喜抛头露面,善于精修佛法。古寺也不张扬,七个僧人,不收香火,不做法事,颇有些化外之人之意。
    “大师何以得知”朱允炆微微一笑,手棋子
    仍旧未落。
    “您的心不静,手不稳”道静面如沉水,“今日下棋,总是心不在焉,错着满手往日与老曾手谈,您雷厉风行。可今日,您却步步慢,步步想。”
    “确有心事”朱允炆看着老僧,那古井不波的眼神,“心事如棋,难舍难断”
    “人还是事”道静追问。
    “都有吧”朱允炆盯着棋盘,“本王原以为自己,秉清静无为之心,可小看世间事。现在看来,修行的还是不够。一点小事,就乱了阵脚”说着,自嘲一笑,“心魔呀”
    道静沉思片刻,“可是皇太孙欲驾临淮安事”
    “这也你知道”朱允炆颇为意外。
    “圣旨明发天下,淮安府半月前就开始准备,官民翘首以盼,谁不知道”道静笑道,“说起来洪武爷还真是疼爱这位皇太孙,如朕亲临老僧也算通晓古今,但历朝历代未有如这位皇太孙隆恩之盛者”
    “哼”不知是笑声,还是哼声,朱允炆鼻子发出一个音节,脸上依旧带着些笑意,只是这笑容苦涩极了,一点都不自然。
    “不下了”忽然,手的棋子随意的落在棋盘上,朱允炆继续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非也非也”道静看着棋盘,开口道,“千岁,这棋路您分明有一搏之力,还可死求活,怎么就认输了呢棋如人生,老僧与千岁您相交日久,千岁千万都好,就是有些”
    朱允炆眉头动动,“说,你我至交,但说无妨”
    “就是太过心软,性情淡泊缺少些狠劲”道静把棋盘复原,笑道,“那些圣人的道德章,您呀还是少读一些。道德仁义是给外人看的,是对外人说的,您若是当真了,误的是您自己”
    “哈哈哈哈”朱允炆好似听到了了不得的笑话,笑得前仰后合起来,几乎笑出了眼泪,“老和尚,呵呵你可是看错了哈哈哈,大错特错”
    “或许但,千岁您,还是缺少孤注一掷的勇气”道静平静的笑道,“不够心狠”
    忽然,朱允炆止住笑声,盯着对方。
    道静不为所动,笑容温和。
    “你这话,有人和本王说过。他说本王,有算计无权术,有野心无担当”
    “谁”道静问道。
    朱允炆端起茶碗,品了一口,默然无声。
    “这人倒也通透,老僧还真想认识认识”道静又笑道,“千岁还没说,为何皇太孙殿下要来,您的心却不稳了呢您是当今皇帝亲孙,皇太孙的兄长,还有何不稳”
    “你不懂”朱允炆放下茶碗,“本王心有忐忑”说着,又笑笑,“你是心思通透之人,皇家之事很多都说不得,更深究不得。本王在淮安好好的,皇太孙忽然要来,而且还是绕路特意而来,怎能不忐忑”
    “千岁多虑了,您身份贵重,当真有事,皇太孙反而不会来了”
    “也对”朱允炆展颜一笑,“关心则乱”说着,又是一叹,“他是君,我是臣,说起来我兄弟二人从小并不亲近,早些年他养在皇祖母宫,从小便在宫里混世魔王一般,谁都惹不得,对我这个兄长,也没什么恭敬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