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大战(完)(第1/3页)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平壤城外,延绵数十里满是明军营帐的篝火。
    闪烁的篝火之,传出的明军的欢呼之声,即便是远在平壤城头,都清晰可闻。
    当然,传入平壤城的,还有那些不甘的,濒死的惨叫。
    战场距离平壤城很近,就隔着一条浅浅的江湾,可是从始至终平壤城的守军都在傅友德的监视下,不敢出城作战。他们只能站在城头,看着寄予厚望的援军,被明军活生生歼灭。
    白天他们见证了灭亡,晚上他们还要听着惨叫,看着人间惨剧。
    高丽驰援平壤的王京主力,也是高丽最为精锐的部队,七万余人,被明军全歼。只剩下一万两千余俘虏,在明军的看押下,瑟瑟发抖。
    俘虏,只有身体完好的人,才可以成为有资格活下去的俘虏。
    白天的战场上,数队明军带着选出来的高丽俘虏,清理着战场。战死的明军,或被妥善的放在一处,并且专门有人擦去脸上的血痕,仔细的整理好身边的遗物,哪怕随身带着一个铜钱,都会专门的标注好,被军法官封存。
    而那些高丽人,明军将士们看都懒得看上一眼。只有在从他们搜出了些值钱玩意的时候,才会勉强的笑笑。至于那些哀嚎的,还没死透的伤兵,直接补刀便是。
    当然,给高丽伤兵补刀的活,也要高丽降兵来做。
    其实这不算残忍,对一些重伤的伤员来说,反而是一种解脱。只是人类都有求生的欲望,所以他们临死时发出的叫声,才会那么的凄惨。
    随后,在战场上,冲天般的火光亮起。那不是篝火,而是高丽降兵们,为明军战死者,搭建的火化场。
    大火渲染了天空,黑夜的夜幕,满是触目惊心的红,还有让人退避三尺的灼热,还有他难以言喻的焦味。
    一具具尸体,被火焰吞噬。来时是七尺男儿,回乡时只是一个小罐子。
    朱允熥带着军诸将,包括刚刚和他汇合的燕王朱棣,默默的站在火堆前。他们默不作声的看着,火光照亮了他们带着悲切的脸。
    呼啦一声,风吹过,遍地的火星。
    朱允熥对着燃烧的火堆,摘下头上的金盔,缓缓低下头。
    “让我们,为战死的大明将士默哀”旁人不解的,甚至有些惊恐的目光,朱允熥微微弯腰,淡淡的开口,“日月长在,大明英灵不朽。”
    大家或许不知道默哀是什么意思,但是朱允熥的举动却是谁都明白。皇太孙万金之身,竟然对这些战死的兄弟而动,简直就是惊世骇俗。
    可这种闻所未闻的惊世骇俗之,却让人感觉格外的激动。
    李景隆见皇太孙,夹着金盔,肃然低头,脸上满是肃穆,朗声开口,喊道,“众将士,皇太孙殿下,在为战死的兄弟们送行”
    骤然间,漫山遍野,似乎要把星辰震落的欢呼声,如浪潮一样此起彼伏,“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当兵的不怕死,他们怕的是,没人在乎他们的死。这一刻,无论是京营官兵,还是辽东都司官兵,甚至包括燕藩麾下的官兵。再无派系之分,他们紧紧靠着袍泽的肩膀,声嘶力竭的呼喊着。
    “拿酒来”
    风又一次吹过,朱允熥伸手。
    一碗清冽的酒,落入他的手。他双手觉着酒碗,再次对着燃烧的火光之,微微躬身。
    随后酒碗倾斜,来自大明的烈酒,洒在了高丽的土地上。
    “酷暑盛夏,孤,不能带着你们的身体回家”朱允熥的声音有些沙哑,此刻天地之间,除了火焰的燃烧声之外,就只有他的声音,“但是孤,会把你们的魂带回去”
    “诸英灵浩气长存,与大明同在班师回朝之日,诸位英魂入忠烈祠,与国同休,享受大明香火春夏秋冬四季,大明朱家子孙,必亲至忠烈祠,祭奠尔等大明英烈。”
    “诸位大明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