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执掌大明 第三十五章 策反姜晓阳(第1/3页)  大明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tbagtatbagt杨一清到来后,略一沉吟就说“辽东战区现有兵员大概十万多一些,除去日常边关巡逻和防御,加上轮换,估计留在战区作为预备的兵员不会太多,大约三万人左右,若是全部抽调去朝鲜,那辽东战区压力将会大增,臣建议本次朝鲜增兵三万,北京战区抽调两万,辽东战区抽调一万,同时辅以海军”。
    朱厚照点点头,“那就去办吧,马上就要过春节了,户部和商部合计一下,粮食和布匹准备多一些,尽快在节前出发。另外一定要严肃军纪,不得扰民,严令朝鲜一众官员和士兵尊重朝鲜百姓的风俗,不得借口欺负百姓,违令者斩”。
    临近春节,林俊在临时衙署内,一位负责汉城的官员走进来忧心忡忡的说“大人,现在汉城粮食紧缺,粮食商人囤货奇居,现在百姓们都买不到粮食,再这么下去必定大规模骚乱”。
    林俊冷笑一声,看来勋贵的反击来了,不敢明目张胆和朝廷作对,在背后下黑手,制造粮食紧缺现象,让百姓们买不到粮食,自然就会冲击官府。明朝不是说在他们的治下,百姓们肯定能过上好日子吗现在连肚子都吃不饱,何谈未来勋贵这个做法就是要狠狠打脸朝廷,让朝廷知难而退,把朝鲜的朝政交还给他们。
    林俊大手一挥“我们来时带来了不少粮食,直接在官府面前设置派粮点,让百姓来领取粮食。但是有条件,只有持有我们颁发的户籍本才能领取,这是其一。让王守仁带兵去抓取乘机囤货奇居的不法商人,大明律已经增加商业法,明确指出粮食属于民生基本保障系列,在特定时期,由官府制定粮食基本价,市面粮价不得超过基本价一成;如果商人囤积粮食,哄抬米价,造成大面积饥荒,百姓饿死的恶劣事件,可以判处罚没全部家产c十年以上徒刑,罪行严重者甚至死刑,把这条法律和粮食基本价张贴告示出去,若他们还不肯开仓卖粮或按基本价卖粮,那我们就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告示张贴出去,就引起了轰动,百姓自然是拍手称快,粮商就不乐意了。汉城的粮商基本齐聚在最大的粮商姜晓阳的家里,姜晓阳背后是朝鲜东班阶辅国崇禄大夫姜东宁的庶子,姜晓阳自小就展现了经商的天赋,长大了自然掌控着姜家生意。
    “姜东家,现在明朝贴出了告示,如何是好”
    姜晓阳慢条斯理喝了杯茶说“急什么怕什么你们的粮仓里有粮食吗一粒米都没有凭什么说你们囤积粮食”
    “这店里不还是有粮食吗”一位粮商担心的说。
    “呵,金掌柜,你怎么糊涂呢店里的粮食你直接卖了便是,有多少粮食今天卖完了还有吗”姜晓阳意味深长的说。
    众人恍然大悟,冲着姜晓阳拱拱手后告辞。姜晓阳笑眯眯的送走众人,心里却是连连冷笑,汉城的粮食基本都被他收购了,现在寒天雪地,外面的粮食一时半会进不来,父亲姜东宁已经位列人臣,再往上已经无路可走,本来父亲没有多大想法,可李的倒台让他看到了希望,他认为李氏王朝要结束了,明朝需要另外一个王朝代替历史。
    可明朝不按套路走,直接设置了临时官府,颁布政令,这是要把朝鲜纳入明朝管理的节奏,到了这一步,姜东宁也不至于和明朝作对,毕竟力量悬殊。可架不住朝鲜两班官员的劝说啊,这一次李倒台,受伤最大的就是朝鲜两班官员,原以为李倒台,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谁知道明朝来了,直接把他们打落凡尘,断了他们荣华富贵,他们怎么能忍受,于是开始暗中联络,共同对抗明朝。
    他们的想法很单纯,认为朝鲜山高路远,明朝鞭长不及,只要制造点矛盾,让明朝应接不暇,耗费无数精力后自会打退堂鼓。这一次粮食危机就是姜东宁示意姜晓阳弄出来的,花了大价钱和不少人情把汉城粮商的粮食都纳入囊中,造成了粮食缺货,而因为天气原因且又临近春节,外面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