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八章 四年时光(第2/3页)  大明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完,下一页继续阅读同时朱厚照命令锦衣卫在民间公布孔家多年的所作所为,有不少为非作歹之事,甚至为了侵占农民土地而使用下三滥的手段,手上沾满鲜血,让民众看清了孔家的嘴脸,民情汹涌之下,士林也不敢再声援孔家,朝廷收回衍圣公称号,孔家主要人物被刘大夏抓获,缴获大批家产,诺大的孔家树倒猢狲散,自此孔家开始没落,泯然于众人。
    二c户政改革随同税制改革推行,户政改革倒是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主要的阻拦在于寺庙,一些寺庙以宗教净地名义,不配合官府登记。王华本就一身正气,作风硬朗,对于户政不支持的寺庙直接予以封锁山门,不让民众前往寺庙朝拜和祈福,也不让寺庙之人下山采购粮食。遇此情形,那些寺庙最终抵抗不过,开门迎接官府人员。
    户政在实行过程中,倒是让朝廷有了意外收获,歪门邪教清查了不少,也
    让官府抓住了不少躲藏在寺庙中的罪犯。最大收获有两个,一是抓捕了不少白莲教余孽,但都是中下层的小角色;二是清查了寺庙的资产,寺庙资产令人瞠目结舌,仅仅土地一项全国就超过三十万亩,金银珠宝无数。
    弘治帝看着清查上来的寺庙资产,久久没有言语,良久才仰天长叹“朕愧对祖宗”。所有人都知道弘治帝是在自责,因为他曾经在一段时间内信奉佛道之术,希望通过佛道之术能改变自己的身体孱弱的状况。因此一些奸佞之辈再次混入宫中,再次祸乱朝政。
    白莲教因为朝廷推行新的户政,让不少白莲教众被朝廷抓活,损失惨重,为了保全力量,白莲教再次隐匿,那个中年居士销声匿迹。明朝政治c治安等难得的出现平静期,但朱厚照并没因此放过白莲教,依旧让锦衣卫继续查探白莲教。而明朝进入小冰河时期,灾难不断,但在朝廷强有力的保障下,受灾地区均平稳度过,让民众对于朝廷的信心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c军务改革,自杨一清升任为兵部尚书后,开始以新军为主,将京营c三千营c神机营等三大营打乱编入新军,三大营和新军军饷一致,采取新的军衔和职务,熟悉热aanb兵器训练,慢慢摒弃冷兵器,按照新军的训练方式进行操练。当中清除了大批不合格者和依靠祖荫混吃混喝的勋贵子弟。在新军近乎变态的训练之下,三年后,三大营脱胎换骨,焕然一新。
    弘治帝带着文武百官到西山军营检阅时,统一的新军服装c迈着矫健的步伐从检阅台前踏步走过,笔直的身躯,整齐的队伍,响亮的口号,让检阅台上的人都热血愤张。这才是一支真正的军队,精神面貌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弘治帝极为满意,对杨一清赞不绝口,杨一清谦虚的说“陛下,这不是臣的功劳。早些年在西山训练新军时,采用的就是殿下提供的训练方法。这是殿下的努力成果,臣等人不过是奉命行事而已,当不起什么功劳”。
    听到是朱厚照的功劳,弘治帝颇为得意,他现在最喜欢别人夸朱厚照。弘治帝想起朱厚照的豪言壮语“未来一定是热aanb兵器的天下,给我五年时间,明朝军队一定所向披靡,横扫天下”,当时自己还只当是小孩子的胡言乱语,如今看来是自己浅薄了。
    四c开海,弘治十六年末大朝会上,税部尚书刘大夏上书请求朝廷开海,陈述开海的各项好处,同时也坦言沿海城市民间私自出海之风甚盛,鉴于海上贸易打击困难,税收流失严重,建议朝廷开海,重开市舶司,以便掌握海上贸易情况,并实时纳税。
    毫无意外,刘大夏的开海建言在大朝会上引起震动,不少官员的家族与海上贸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顿时纷纷反对朝廷开海。刘大夏横眉冷对千夫指,冷眼旁观他们上蹿下跳,引经据典反驳自己的建言,甚至搬出明太祖的祖训来骂刘大夏,刘大夏不为所动,等他们筋疲力尽的时候,刘大夏掏出一份名单,当场宣读,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