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 暗流涌动(第2/3页)  大明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简单,万一人家不愿意呢何况咱们怎么自圆其说”安宗在一旁打击。
    “只要杨一清愿意高抬贵手,自圆其说的理由随便编都可以”,潘飞文没有介意安宗的态度,“说我们为了诱敌深入,佯装败退,这个理由充分吗”
    听到潘飞文这么说,大伙儿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样不仅无罪,还能捞上功劳,贺山皱眉摇头说“大人,不是小的泼你冷水,这个方法估计不行。打败鞑靼,这可是天大的功劳,他能分润给我们”
    潘飞文说“贺山,你糊涂了,功劳我们就不想了,只要能将弃城的事情瞒过去,我们就烧高香了,功劳,想都不要想了”。
    “那就先和这个杨一清接触一下吧,若是他好说话,那我们也就没事了,至于财物不过身外之物,给了就给了,只要他敢要”。安宗点头同意潘飞文的建议。
    潘飞文环视一圈,见无人反对,他喝了口茶说“我们也要做好两手准备,如果杨一清不愿意帮我们,那我们为了自保,必须做好另一手准备,你们几个等会回去后,组织好军队”。
    几人心神一凛,这是准备杀人灭口了。若是杨一清不肯同流合污,那就反攻榆林卫。
    是夜,杨一清拿着信,冷笑连连,动作还真快,马上就托人找关系联系自己了,杨一清叫来王守仁,把信递给他说“伯安,你看看,这帮人开始运作了。明天,你立刻下令所有新军进入备战状态,无论是谁都不得擅自打开城门”。
    王守仁看完信后说“杨师傅,他们是想笼络您”
    杨一清背着手踱步说“是的,这是第一步,能收买我最好;若是收买不了,估计他们就会痛下杀手了”。
    王守仁似乎不怎么相信杨一清的说法,皱着眉说“他们敢来攻打榆林卫”
    杨一清苦笑着说“伯安,你太仁慈了。这种性格无论在官场还是在战场都不适合。不要小看走投无路的人,特别是一群利益一致的人,没有什么他们做不出来的,不然辽东怎么会出现杀良冒功的事情在这边关,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穿上军服,就是官军,脱下衣服,就是匪徒”。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王守仁心里不服气,认为杨一清心理太黑暗,但面上没有质疑杨一清,“好的,明天我会安排下去的”,心底却是不以为然,觉得小题大做了。
    翌日,杨一清见到了一位老熟人,竟是当初出任陕西副使督学时的同僚马良才,马良才当时任陕西按察使司佥事,当初两人工作上颇有交集,关系算是比较熟。两人寒暄一阵后,马良才隐晦的提到榆林卫的事情,杨一清打了个哈哈,没有明确表态。马良才误以为杨一清不见兔子不撒鹰,小声的提醒道“那边已经明确给了我答复,若是大人此次高抬贵手,必有厚报”。
    杨一清斜睨着马良才,嘴角含着淡淡笑容,语气却是颇不友善“马大人,当初在陕西不曾见大人有做说客的天赋啊,今日让杨某大开眼界”。
    马良才听出了杨一清话里的贬损味道,讪笑着说“唉,我也是无奈,我那个不争气的小舅子就在陕西行都指挥使司潘飞文手下讨吃,知道我和你的这一层关系后,死皮赖脸求上门来,搞得我不得安宁。不过杨大人,马某这么多年的官宦生涯给了我一个警醒,多个朋友多条路,凡事留一线,说不定哪天就要求到别人头上去”。
    杨一清淡淡的说“杨某不才,承蒙陛下和殿下看得起,唯有一身正气,报效朝廷。那些魑魅魍魉的东西就不要在我这里献丑了,至于你说的警醒,杨某受教了,恕不敢苟同,若无别的事情,就谈到这里吧”。
    杨一清下了逐客令,马良才也不好意思继续留下来,只好拱了拱手离去。杨一清看着马良才远去的轿子,眼光深邃。
    是夜,延安府一处豪宅内,潘飞文正在书房和人谈话,听完来人转述后,神情没有一丝变化,这个结果他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