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七章 惊人的利润(第1/3页)  大明之帝国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tbagtatbagt朱厚照“杨大人,现在新兵训练如何”
    杨一清“回殿下,臣招募新兵后按照太子殿下的要求进行了兵制修改和训练,现在新兵训练虽然有些样子了,但要说到上战场还是远远不足”。
    朱厚照“新兵的伙食跟得上吗训练新兵还需要什么”
    杨一清“殿下,西山伙食很好,新兵的身体强健了很多,现在正训练他们结阵”。
    朱厚照“过完年后,我准备把京城的神机营调过来一起训练,神机营的火铳我看过,射击的准度c射程和性能都比较差,我准备让他们列入新军使用新式火铳,你要尽快拿出训练章程,尽快完成神机营的改造,为了保证新军训练,神机营必须打乱入编”。
    杨一清“臣遵旨”。
    朱厚照转向王守仁,“伯安,贵州土司据寨起事时而有之,有什么办法可以长治久安”
    王守仁想了想,“殿下,贵州土司狡猾蛮横,我朝强大时他们会俯首称臣,若我朝虚弱时,就会起兵造反,脱离朝廷掌控。如若一味镇压只会造成土人离心离德,镇压越厉害反弹就越大。伯安以为可从三方面着手,一c可招募土人穷苦子弟到西山和军队从事劳作c参军等,按汉人对待,此举可离间土司与土人的关系;二c朝廷现行的以土制土政策需改善,土人制土只会将土司和土人牢牢捆绑,因此,可实施汉人制土政策,土司有功者亦可调到其他地方为官;三c贵州地广人多,土人又不善于耕种,若迁移汉人到贵州,不但可纾解汉人的土地压力,亦可教导土人安心耕种”。
    王守仁顿了顿,看了看朱厚照,朱厚照示意王守仁继续说,“殿下,此举应当作为政策长期执行,臣相信,若干年后贵州土人将会土崩瓦解,无需朝廷出手既可确保长治久安”。
    杨一清点点头“伯安说的不错,每次土司造反,朝廷进行围剿都要耗费无数钱粮和精力,主要在于一旦发生战事,土人并不与朝廷军队碰面,遇到大量军队土人就分散往山里跑,等军队走后又集结在一起,这就是朝廷很多时候围剿不得的原因,若按伯安所说,长期施行,确实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效果,另外殿下,土人生性虽然野蛮,但体格强壮,善于山区作战,而且作战悍不畏死,可招募至新军,分散打乱进行训练,一旦他们认可朝廷,未来必将是一大战力”。
    朱厚照点点头,“好,既如此,你们两个写个章程,有机会我会像父皇禀明”。
    临近春节,顺天府的重要街道都重新改造,重新修建了排水沟,道路不再破烂和积水,百姓们享受到便利后逐渐接受了水泥等新鲜事物,更有不少大户人家去西山看过新式建筑的样板房后,不惜重金邀请西山工匠打造新式建筑。
    西山工匠越来越多,虽然各个工匠负责不同的事物,但为了方便管理,朱厚照还是重新对工匠进行了安排,成立了皇家实验所,里面的工匠全是西山最好的工匠,专门负责朱厚照交待的事情,如火铳制造等,人数大约五百人;成立皇家建筑所,专门负责新式建筑和道路铺设,这一类的工匠比较多,有一千人;成立皇家日用品商社,专门负责红木镜c香水等日用品的制作。
    实验所由朱厚照亲自统领,建筑所和日用品商社则由王守仁和唐伯虎统领,刘谨作为西山的大管家,负责西山一切后勤事宜。
    年底,西山开始盘算一年的收入,红木镜和香水的销售依旧火爆,弘治十二年就进项近五百万两。而水泥c瓷砖的热销更是传至各州各府,这部分大约有三百万两,弘治十二年西山赚了个盆满钵满,年底算账,各项汇总后,西山刨去所有开支,净利润高达八百万两。
    朱厚照再次找来王守仁和唐伯虎,笑呵呵的说“今年西山的收支你们都看过了吧,现在还有怀疑吗”
    两人脸色微红,朱厚照也不再打趣两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