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章 最后一次机会(第1/2页)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长乐宫。
    内侍c宫女垂手肃立。
    何太后神色颓丧,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有个内侍来到她面前:“太后,陛下来了。”
    头也没抬,何太后轻轻哼了一声。
    刘辩走到她面前:“母后安好?”
    何太后还是没吭声。
    刘辩问内侍:“母后饮食如何?睡眠可好?”
    “光禄勋每天送来的饮食还算丰盛。”内侍回道:“只是太后吃不太多,每晚也睡不踏实。”
    “母后得好好吃饭。”刘辩在何太后对面坐下:“该睡就睡,别想太多。”
    “被自家儿子软禁,怎能吃得下?”何太后终于开了口。
    “朕并非软禁。”刘辩摇头:“母后耳根子软,容易听信旁人谗言,不得已才这样。”
    “我听信谁的谗言?”何太后问他:“为你操劳国事,难道不该?”
    “母后不是没有操劳过。”刘辩问:“结果如何?”
    何太后被他问的不吭声了。
    当初她监国听政,重用何进宠信十常侍,以至宫廷大乱。
    若不是何进引狼入室,哪来董卓乱政?
    “大汉积弱太深,各地豪雄四起。”刘辩对她说:“袁隗早在谋划把朕废了。”
    “袁隗是太傅,怎会有那样的心思?”何太后不相信。
    “母后不是想知道为何把公孙越下狱。”刘辩对她说:“朕可以告知。”
    “先前不说,这会愿意说了。”何太后把脸偏到一旁。
    “公孙瓒过于膨胀,派他逼迫朕下诏。。”刘辩问她:“强势如同董卓,朕难道应该答应?”
    “不说公孙越,朝中老臣如何得罪皇帝?”自知理亏,何太后岔开话题:“为何削他们的官?”
    “无用之臣,留着何益?”刘辩说道:“但有强臣,他们趋炎附势,全不把朝廷放在心上。振兴汉室,需要的是栋梁之才,是股肱良臣。难道要让一群碌碌无用的庸臣占着位置,良臣却无处安放?”
    “李儒c贾诩,也附逆之人?”何太后问:“因何得到重用?”
    “李儒诛杀董卓有功,贾诩平定李傕c郭汜有功。”刘辩回道:“才干过人,虽曾走过歪路,重新启用,难道有错?”
    何太后无言以对。
    她有种感觉。
    眼前的皇帝,已不是她的亲生儿子。
    曾经的刘辩懦弱胆小。
    凡她提出的要求,绝不敢争辩半句。
    如今却大不相同。
    不仅拒绝她参政,甚至还把她软禁起来。
    “朕已经下旨,诛杀袁隗。”刘辩的这句话,让何太后吃惊不小。
    她一脸错愕:“袁家四世三公,为大汉立下无数功勋。皇帝这么做,就不怕惹天下人非议?”
    “有些人必须死。”刘辩说道:“可杀他们,不一定需要跳起来告诉全天下。”
    他问何太后:“母后是帮着朕,还是帮着外人?”
    “皇帝是本宫的儿子,不帮你帮谁?”何太后脸上满是担忧:“只是诛杀袁隗,是否过于仓促?”
    “祸乱朝堂,朕怎能容他?”刘辩说道:“杀一儆百,是为了更少的杀人。”
    何太后沉默。
    过了许久,她问刘辩:“皇帝打算如何处置我?”
    “母后若再对朝堂指手画脚,或是想要夺权,只能请离洛阳。”刘辩回道:“去行宫养老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皇帝已有心思把她赶走,何太后大惊。
    “经历过十常侍之乱和董卓乱政,母后应该清楚,安定的朝堂才是根本。”刘辩接着说:“听信袁隗谗言,带头逼宫,可是太后该做的?”
    “陛下真的要赶本宫走?”何太后话语透着幽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