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章 朕教你们怎样反叛(第1/2页)  三国开局就让董卓下不来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汉朝早有向民间征募贤才的规制。
    采取的方式,是征辟制和察举制并行。
    前者由朝廷或地方官府,访请名士为官。
    荀彧征募郭嘉等人入朝,就是征辟制。
    察举制则是由地方州郡向朝廷举荐。
    州举荐的人才,称作秀才,郡举荐的则称为孝廉。
    刘辩要采取的,并不是这两类。
    他是想在大汉朝,推行科举制度。
    通过考试博取功名的科举制度,一直到隋朝才真正出现。
    唐朝把科举确立为朝廷选才的根本方式。
    无论他曾经生活的时代如何评价科举,相比于大汉,隋唐还是先进许多。
    普及教育,广泛选才,对于连年战乱贫弱不堪的大汉来说,跨度实在太大。
    反倒是采用科举制和征辟c察举并存的方式,更容易被接受。
    皇帝提出的选才方式,让荀彧惊的好一会没回过神。
    “陛下是要通过考试,征募贤才?”他不太确定的问:“这样成吗?”
    “怎么不成?”刘辩问他。
    “诏令下达各地,官府选拔人才,但凡有些才能的,已被搜罗干净。”荀彧回道:“即便开科,应该也没几个能入朝廷的眼。”
    “地方推举c朝廷征辟,都是由特定的人去做。”刘辩摇头:“有些没什么能耐却手眼通天或腰缠万贯的,他们就能买通这些人,弄个官做。让他们做了官,搜刮民脂民膏,闹的民不聊生,也就不奇怪了。科举要考试,征辟c察举同样考试。凡是推举愚笨c贪婪者为官,就要好好查查究竟是谁引荐的他们。”
    “臣明白了。”荀彧问:“交给谁做合适?”
    “征募贤才的同时,成立监察司。”刘辩对他说:“你任监察令。”
    皇帝决定开科取才,还要大刀阔斧的整饬吏治。
    荀彧感到,大汉朝真的要变天了。
    李傕c郭汜被李儒留住。
    想到即将替代董卓,成为新的权臣,俩人就难免兴奋。
    军营里静悄悄的,气氛有些不对。
    饮了不少酒,多少有些醉意,李傕喊道:“来个喘气的!”
    没人回应。
    他眉头皱起,抬高嗓门又喊:“人都哪去了?全死了?”
    正嚷嚷着,郭汜轻轻推了他一下。
    “干嘛?”李傕有些不满的问:“推我做什么?”
    “皇帝”郭汜咽了口唾沫:“还有李儒c吕布”
    李傕看过去,只见两名兵士抬着一张矮桌,摆在空地上。
    身穿帝袍,刘辩在桌边坐下。
    吕布c李儒立于他左右两侧。
    荀攸则站在桌子的边角处。
    “两位将军,要不要再饮些酒?”提起酒壶,刘辩斟满一盏:“上好的杜康老酒,朕也难见。”
    军营里见着皇帝,而且李儒也在。
    李傕c郭汜顿感不妙。
    当着李儒的面,他们说了不少。
    只怕早就传给皇帝。
    真是小看了皇帝的手段!
    “陛下因何在此?”李儒试探着问。
    刘辩端起酒杯,闭眼闻了闻:“酒浆浑浊,香气也不浓郁,没有经过蒸馏,即便是杜康也算不上好酒。”
    问皇帝正经的,他竟扯起酒香不香。
    李傕c郭汜手心都是汗珠。
    “你是问朕为何在此?”刘辩扯回正题。
    军营空荡荡的,没见一个西凉兵士。
    李傕c郭汜越发觉得不妙。
    他们看见的,都是皇帝的人。
    尤其吕布,虎视眈眈,像是恨不能一口把他们吃了。
    “朕是特意来帮你们。”刘辩淡然一笑:“起兵造反,没个筹划可不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