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四章 是不是都用错言语也用错了表情(第1/3页)  我全家都带金手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娘,您起啦,”小麦急忙站起身打招呼道。
    罗母来到磨坊,面色稍显不自然。
    为昨夜那一巴掌。
    有时,她挺服气小麦这股劲儿。
    小小岁数的,咱也不晓得到底是在忍啊,心里恨着,还是本身真就没脾气。你看打啊骂啊,和她第二日说话照常像对待亲娘的语气。搞得她想再发火也如一拳打在棉花上。
    也要装作没见过儿子和小麦一早在后院喂柿子。
    罗母的脸色连续调整。
    要是见到还不管,那不符合她平日的性子。让小麦知晓该蹬鼻子上脸了,彻底没了家威。
    拉着一张脸问道:“豆腐做完没?”
    “做完了,六十块。就是不知今日林大伯为何会来晚,还没取走。”
    基本上,罗家每日都要泡上十多斤豆子,大致能做出六十块水豆腐。
    每块卖给林家四文钱,黄豆眼下是十五文上下的价格。
    当然了,罗家是不需要买豆子的,自家地里种。
    去掉成本,挣的不过是个辛苦钱,一天能挣上几十文,一个月下来也能挣到一两多银钱。
    听起来不多,尤其是比对给罗峻熙将来赶考的花销。但是这点银钱,节省些用,也够平日里为罗峻熙添笔墨纸砚的。
    要是赶上过年过节、秋收后各村里年轻人成亲的多,多吃一些辛苦,一个月甚至能赚到小三两银钱。
    罗母对这份进项很知足。
    毕竟以罗家的情况,她一个妇道人家不用抛头露面、不用挑担子赶车去叫卖,坐在家里日日就能有些赚头已然很难得。
    罗母又问道:“做饭没。”
    小麦说,锅里苞米面粥已经热上,热的是昨晚剩的,在等娘开仓房门舀面蒸干粮。
    罗家有个小仓房,拾掇的不比住人的屋子差,专门存放粮食。
    平日里,小仓房上锁,罗母会在做饭前,现开锁取米取面。
    小麦又指着一碗菜告诉罗母,这是昨儿个,罗峻熙从她娘家带回来的,“说是我姐夫们猎了两头野猪。大部分拿到镇上卖,家里少留了些。我大姐给咱家留出一碗,说难得有肉,让您尝尝她的手艺。”
    罗母现在听不得野猪。
    尤其是一听还有两头。
    不用细问也猜得到野猪是哪来的。
    她儿吸来的。
    不过,听完心里承认,看来指望儿子被那俩连襟护送,应是没选错人。你看看,都能一气儿打上两头野猪。
    面上却丝毫没露,只恩一声,似乎对小麦娘家的肉菜不敢兴趣。
    罗母将早饭要用到的几样面,放在锅台上,“他人呢。”
    小麦知道这是在问夫君。
    是的,小麦又改口叫夫君了。
    昨夜峻熙哥冲她瞪眼睛命令的,今早她口误又被说了一通。
    “夫君好像是去地里了。”
    “大清早的,空着肚子去地里?还好像,你这算是什么回答。你一天天还能知晓个什么,男人去哪都不晓得问问。”
    罗母不是好气的边说边出去了。
    小麦在灶房里,还能听见罗母在院里摔摔打打,似乎是在嘟囔着:
    “花那么多银钱供你念书,是让你去地里干活的吗?
    不晓得起早温书,你咋不把我气死省心。
    也不知这回童生试考的如何,看你要考不好的,个不孝子。”
    而此时罗母那不孝子,正坐在里正家院落里喝茶。
    茶,不是一般人能喝上的,但熙哥来了要给泡茶。
    正经的读书人嘛。
    在村里人看来,罗峻熙是定死了往后哪怕混的再差也不是泥腿子。
    最起码在城里做个账房先生、教书先生是要得的。
    所以十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