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558【矿工】(第1/3页)  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县设本溪湖城建威宁营。开原三万卫铁场百户城。”
    明朝初年大明在开原设立三万卫大量招募安置附近的女真百姓。开原虽然粮食产出仅够自用但冶铁业迅速繁荣朝廷安排的兵器制造任务也越来越重。
    开原的兵器所很快就原材料不够了于是在威宁营设立铁厂专门给开原提供熟铁料。
    铁厂设在威宁营城的旁边由一个百户带兵驻守并且还专门建了一个小城。
    至于本溪湖最初叫杯犀湖形似犀角杯而得名。清末设置本溪县县治定于本溪湖边距离威宁营大概十里地。。
    听说威宁营被围代善为何急着带兵回援?
    因为早在嘉靖年间威宁营铁厂的铁产量就占到整个辽东的七分之一。
    而在威宁营的正东方150里也就是新宾县平顶山镇那里是鞑子的主要金矿产地!
    另外新宾县的小四平村有努尔哈赤时期就设立的兵工厂。“四平”属于满语的音译意为“箭杆”是八旗军的箭杆生产基地。
    威宁营一旦失守铁场肯定就没了。金矿和兵工厂也将受到大同军的威胁。
    代善有足够的理由回师多尔衮根本无法阻拦。
    李来祥跟个狗腿子似的整天跑来求见卢象升:“卢将军威宁营的冶铁厂没有建在百户城里在北岸的明山沟和蚂蚁沟。天兵将至之时鞑子把冶铁工匠全部迁进了威宁营城和百户城。但山沟里的矿工一个都没带走估计是怕汉人矿工到城里闹事。”
    “矿工全是汉人?”卢象升问道。
    李来祥回答:“十年前, 矿工全是汉人。但现在嘛, 四成汉人, 六成朝鲜人。早先那些汉人矿工……已经死亡大半鞑子只能掳来朝鲜人挖矿。”
    卢象升得到确切消息便即刻下令分兵过河, 前去明山沟、蚂蚁沟招抚矿工。
    明山沟的矿工最多冶铁的炉火, 夜晚能把山沟照至通明, 这就是“明山沟”的地名来源。
    李昆就是明山沟的矿工, 他父亲是百户城的军官属于开原三万卫外派威宁营的常驻军户。李昆的父亲被俘之后, 被扔到明山沟里挖矿全家也搬迁到明山沟附近种地。
    父亲、大哥和二哥陆续在矿洞里累死, 李昆十五岁就接替工作, 如今已然挖矿三年时间。
    “李三哥, 鞑子监工怎都走了?”严鸿一大早就问。
    李昆也很疑惑:“怕是出了甚大事。”
    山中无日月, 他们甚至不知道大明王朝已经覆灭。
    这些矿工, 全家住在矿山就连山沟里的冶铁厂都不准他们前去接触。每年都有人试图逃跑, 但大部分都不幸被抓尸体吊在矿山的木杆上风干。
    “要不, 去山沟里看看?”
    “不去不去, 若被鞑子知道至少是一顿鞭子。”
    “昨夜山沟里, 似没有火光。铁都不炼了肯定出了大事会不会皇帝(崇祯)派兵杀来了?”
    “朝廷大军若能来早就已经来了还用得到现在?”
    “算算年月该崇祯十八年了吧?”
    “就是崇祯十八年我崇祯十六年开始挖矿的。”
    “……”
    矿山里面, 也有些山坡可耕种划给最早那批矿工家属。收获的粮食肯定吃不饱因此不用交粮纯粹靠挖矿谋生, 定期有鞑子送来米盐之类的补给品。
    后续的矿工混得就更惨全是从关内和朝鲜掳来的。
    李昆皱着眉头走到山坳定睛观察山沟冶铁厂的情况。一直没有冒烟冶铁炉明显关了到底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他们对于外界的信息来自两年前补充的朝鲜矿工。
    说什么鞑子在跟大同军打仗。
    再详细询问朝鲜矿工也说不明白。只晓得大同军是汉人的队伍似乎还有个大同皇帝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