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52【复社首领临阵倒戈】(为企鹅大佬加更)(第1/3页)  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溥坐船来到南京很快得知详情迅速跑去找钱谦益。
    钱谦益拿起胸前的单片眼镜兴致勃勃说:“天如此物名叫眼镜自西方番国传来。老夫请工匠打磨了十多副只有三副合用。今日且送你一副哪天老眼昏花了可戴着看书。”
    “牧翁”张溥拱手说“今日晚生来见是册封吴王之事。”
    钱谦益不仅有老花眼似乎耳朵也聋了指着眼镜继续说:“这番邦之物虽属小道却也让读书人大为受益。你过来看看小小镜片竟能让字迹变大。”
    张溥愈发着急道:“牧翁眼镜事小社稷事大!”
    钱谦益说道:“眼镜确实小但用处大得很。我打算聘请几个工匠令他们专门磨制镜片或可在南京开一家眼镜铺子。这玻璃也好找景德镇除了产瓷器近年来也开始产玻璃了。不惟景德镇袁州那边也产玻璃。听说庐陵县……”
    “牧翁!”
    张溥忍不住吼起来:“吴王之事!”
    钱谦益笑着说:“除了眼镜我还买了一副千里镜……”
    “告辞!”张溥气得想打人忍住怒火拂袖而去。
    钱谦益放下眼镜踱步来到院中晒太阳又让女佣把花生和黄酒端来。
    这日子多惬意啊为啥要自找不痛快?
    大明的翰林院博士属于弱鸡学士属于大佬。
    赵瀚的翰林院刚好相反从低到高依次是:学士、硕士、博士、院士。
    等《大同正音》编好柳如是这些人都能得到学士头衔。
    至于钱谦益直接被赵瀚授予硕士今后还有博士、院士可以升阶。院士虽然没有品级俸禄却相当于二品大员在钱谦益看来绝对是清贵职务。
    虽然不能直接转为政务官但真想当官的话也是可以降低俸禄外放的。
    钱谦益不打算外放他要当翰林院院士走到哪里都极有面子而且还能青史留名。
    面对赵瀚这种开国君主钱谦益不敢揽权面子上过得去就心满意足。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张西铭还是看不清啊。”钱谦益就着花生米下酒手指敲打石桌开始乐哉哉哼出小曲儿。
    张溥愤然离开钱谦益家招手叫来出租车坐着舆轿去往陈丹衷家里。
    复社的人心散了张溥对此毫无办法。
    有能力的复社士子要么被赵瀚直接招揽要么跑去做吏当官要么干脆专心做生意。
    复社三位大佬张采在安徽当官吴应箕更是被赵瀚超擢提拔。
    只剩他张溥一人!
    张采虽然是张溥的族兄被世人并称为“复社二张”但张采没有参与创建复社也几乎不怎么参加复社的活动。
    纯粹是复社创立之初利用张采的名声搞宣传而已。
    这些年张采一直在做实干派官员仿效王阳明立乡约、行保甲又招揽流民种地设立常平仓赈济灾民。
    不过张采创立的合社还是被视为复社的分支他对此一直持默认态度。
    二张的理念不同复社大量吸纳富贵士子合社却以贫寒士子为主。
    张采甚至不分贵贱收了一个家奴(书童)为弟子而且还是别人家的家奴。
    这让正统读书人看不惯王时敏出面阻挠。张采先助这个家奴逃走接着又自己掏钱为弟子移除贱籍。
    现如今合社士子全部做吏去了部分成员甚至已经在做官。
    这是一股很大的力量甚至赵瀚都不知道。
    三百多个合社成员全部是张采的弟子如今清一色变成大同官吏。这些家伙实干能力极强升迁自然快速包括张采在内知县级别就已有三人。
    而张溥的复社士子做官吏的也多却早就变成一盘散沙。
    “先生牧翁怎说?”陈丹衷急忙问道。
    张溥叹息:“装聋作哑钱牧翁一向如此我还能奢求他帮忙?”
    李一元道:“崇祯皇帝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