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章 喜洋洋美洋洋懒洋洋(第1/7页)  寅胥少主的镜像世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寅胥少主的镜像世界 1说网()”查找最新章节!</p>

    这时候,一个亢奋的声音突出重围,“诸位、诸位!有没有看学校论坛?炸锅了、炸锅了!全校第一书法老师发文,说书法出身的她,第一次见到这么美的黑板字。还是出自一个学生,就连她自己都自愧不如。同志们、同志们!这字,就是子胥的啊。”</p>

    “你们有没有看下面的评论?那才是精彩啊。”</p>

    “哇,有校领导的附词。”</p>

    “我看看,我看看。”萧晓也掏出手机,看着论坛后,拱手拜到,“恭喜才子,鲲鹏展翅,傲云游翔。你就不看看?”</p>

    子胥微愣,“没带手机……看了也没什么用。”</p>

    萧晓长叹,“那就可惜了,这上面有大领导的附词呢。还有校长的呢。当真不看?”</p>

    “不看。”</p>

    其实子胥心里明白,自己的黑板字的确可圈可点,也是是因为商朝的文字——在现代社会,我们叫它们甲骨文——自己是自幼习练的。</p>

    在那没纸纸张的年代,如果是记载历史、战功等重要的文字,多数用金属刻字,所谓金属刻字,就是用硬度比较高的铜钉,在青铜器上镌刻。</p>

    贵族子弟当然都是从小时练习,考虑到孩童手上力量不够,一般都是在干土上用铜钉练习。等到手上力量变大了,就会用石头。字本就笔划多,只能用铜钉在石头上刻,要是不扎扎实实练习的话,哪怕是石头上,是很难刻出字来的。</p>

    在自己生活在那个家庭,十分重视文字传承,抓得自然是又早又严。才能握东西,父亲就教自己刻字、识字,一天一个,直接跳开土上的练习,开始就是用石头。如果遇到弧度多的字,就算已经把它记得滚瓜烂熟,也不见得能刻出来。如果强制行动,结果都是刻到手肿得香肠一般。很是感谢后面那个叫做蔡伦的,发明让人类进步的纸,有了它,也就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从而有了现在汉字和文化的普及。</p>

    这就是进化。从商朝的甲骨文,经历了华夏各族的数千年洗礼,到21世纪的汉字。在这数千年的星河流转中,汉字在保留了敬畏天地、重现天地万物的形象特点,笔划还变得简单通俗,所表达的意思也更加明确。写在纸上,更加苍劲有力。诸位,不妨好好用笔写一个字,或者,去看看甲骨文、金文,盯着一个字,你一定能听到它在诉说这千年的古朴,千年的风霜……</p>

    甲骨文啊,甲骨文,老甲,陪伴自己整整一个童年!让自己泪流、手破、心生和它一般曲折优美的曲线。所以如今碰到简化字,不管是粉笔写,还是纸笔写,在自己眼里,还真是小儿科。对于甲骨文来说,它们各自都是有无尽魅力,还有其中各自的道理。只是在写的时候,古文字比简化的汉字更能直击内心,。所谓字由心生,完全能体会到。而甲骨文,它就表现得含蓄神秘些。</p>

    曾几何时,自己还想过改造改造商朝那繁琐的字体。但转念一想,有些东西,它既然复杂了,那就有它复杂的理由。在商朝,文字的用处也不单单是认知事物,它还有……</p>

    “哥,你上论坛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