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0章 学区房(第1/2页)  娱乐圈纯素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求收藏!求票票!)

    朴瑞元抽出一张首尔地图摊开在茶几上,韩素帮忙扶好,听他说,“你看这里~”

    韩素顺着他的铅笔看过去,位于CB区,那应该是一座学校,旁边貌似是工厂?

    “这是一座工厂?”

    “没错,一家有数十年历史的食品加工厂,占地面积约820坪。”

    换算一下,也就2400多平米,大约4亩地。

    “他们要卖地?”

    “是的,工厂维持不下去,只能卖地还债,820坪,盖2-3栋楼问题不大?”

    “这个要看ZF规划的容积率了,不过确实问题不大,但这块地的属性是工业用地?”

    “嗯~土地属性问题好解决,花点钱公关一下即可,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拿下这块地。”

    韩素磨挲着下巴,“你从哪得到的消息?”

    “听圈里一个朋友说的,一个跟着他混的小弟,他老子就是这家食品加工厂的老板。”

    “这么说消息应该是准确的,还有个问题,如果变成住宅用地,是不是可以将其变为学区房?”

    朴瑞元露出笑容,“咱俩想到一块去了,这里属于麻浦区,紧邻的学校也是比较有名的高中,兄弟,一旦纳入学区,我们就赚翻了~”

    韩素也跟着笑道,“我们还是先别想的那么美好,想办法把地拿下来才是。”

    “你说得对,不过提前兴奋一下也没什么,这块地我们势在必得,谁跟我抢就是当我财路,那就是死仇,哥们儿跟他拼命!!!”

    发了通毒誓,朴瑞元一撸头发,叹息道,“可惜了,如果早点做,我们还能赶上江南的学区房热潮,现在江南连块可开发的土地都找不到,就算有也不是我们能介入的。”

    韩素坐下来喝了口变凉的咖啡,不由皱眉,“说到学区房,这确实是卖房利器。”

    朴瑞元坐在对面,随手把铅笔往桌上一扔,“那当然,韩国妈妈们追求学区房的热情,堪比脑残粉追星。”

    韩素笑了下,这个比喻有点意思,按照韩国现行教育制度,韩国人上小学、初中、高中基本遵循“学区制”,即划片招生,但高中入学制度较为特殊。

    20世纪70年代后,韩国推行“高中教育均衡化”政策,废除入学考试,实行高中划片入学。

    后来专门设立特殊目的高中,也就是所谓的私立和贵族学校,包括国际高中、外国语高中等。

    普通高中区别于其他高中,按照学区抽签分配内审成绩合格的初中生,其他高中则有各自的招生方式,特殊目的高中一般需要入学考试。

    首尔传统学区房主要位于JN区域,包括JN区、瑞草区。

    整个首尔地区学校被划分为11个学区,位于JN区和瑞草区的所有学校被统编为“江南8学区”,这里每年升入首尔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数量众多,属于韩国最顶级的片区。

    现代高中、首尔高中、上文高中、徽文高中、瑞草高中、檀国大学附属高中等知名高中都在这个学区。

    这片学区的形成,也跟当时韩国的政策有关,为将高等人才引入尚在开发中的江南,江北的15所名牌高中迁校至此,大量公寓和配套商铺在江南落成,除少数人口为所谓的上层阶级外,来此落户的大部分人是中产阶层,职业大多为高级专员、文职人员、公务员、大企业领导、个体户等等。

    这些人作为高学历者,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享受到了高等学历带来的红利。

    于是,他们坚信教育有利于维持阶层稳定,甚至在人生进阶上功不可没。

    因此江南人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和升学问题。

    而且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数据,格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