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37、谁惦记谁呢……(第1/5页)  翠花的六十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帮子门外汉, 只是把豆子?准备出来了。方淮心给她小哥打了电话,方淮运那头很痛快,说会尽快把盐邮过来。然后就一个个的安心等着?了。

    没有一个知道, 做酱还得要酱引子?的。

    “就知道你们这些孩子, 啥也不懂……”等到方淮运给邮的那足足一袋子?粗盐,得有一百来斤,方淮心都没机会往回再添, 收到货之后,许三喜兴冲冲的去食堂找江嫂子?帮忙做酱。江嫂子?跟大师傅老牛拎了三十?块酱块子?过来的时候, 一个个的,才傻了眼。

    没有酱引子?, 是做不了酱的。

    “食堂匀出来几块, 还有大家伙凑的。”少上一两块酱引子?,对于整缸酱来说,影响并不是特别的大。食堂一年二十?缸的大酱,一缸少放一块儿,啥都有了。当然, 嘴刁的人还是能吃出来差别的。只是这个地界儿,全是劳苦大众,有吃的就很满足了, 谁还挑什么口味。

    大锅煮豆子?, 足足煮了四大锅。男知青们负责刷刚买回来的大酱缸,还有烧火,捣豆子?,剁酱引子?也是他们的活儿。那酱引子?都风干了大半年了,死硬死硬的,方淮心她们几?个是真的剁不。

    集体总员, 一天没上工,才算是把两大缸的酱做出来了。剩下的就都交给时间了。半个月之后豆瓣酱就能吃到嘴里。

    园子里的蔬菜也开始能摘了。饭桌上终于不再只是豆腐、土豆加野菜。大白菜都早在清明之前?就吃完了。要是没有豆腐坊,不能说青黄不接吧,天天的土豆,也够人受的了。谁也没有那个闲功夫天天上山打猎,下水捕鱼,能在各种土豆里加上点干货,就是美味。谁总这么吃,也得腻了。

    知青们都还是不知愁的年纪,挣得也多,还都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种园子的时候,那些个甘甜不垫饥的菜种子?正经买了不老少。黄瓜豆角茄子?这三样家家户户都种得最多的,反倒是种了不到一半的地,剩下的,全都是什么甜杆,菇娘,柿子,辣椒,韭菜,芹菜,南瓜,地环儿,丝瓜,角瓜,小白菜,水萝卜,香菜,小葱,毛葱,生菜,菠菜,臭菜,油菜

    菜,等等等等,二十?多样儿,供销社没有这么些品种,还有勤快儿,去镇上买的。

    一般人家,种上个三五样儿,当调剂换口味的,就他们,恨不能当主菜种了。

    更有夏天这种,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给家里写信要蔬菜种子?,他这几?个月往家里邮了得有两百块钱了,种子?才值几块钱?家里能不给他办吗?京城里自不是偏远的进步乡能比的。得有一小半的种子?,都是他家里给邮来的。

    反正是,男女知青院,前?后四个大园子,种得满满当当的。方淮心还给上了点儿肥。加再上照顾得精心,园子里的菜长得特别特别的旺盛。看?着?就喜庆。

    “妈,你做酱了吗?有没有酱引子??用不用我帮你要一点儿去?”黄芪过江来农场住的时候,方淮心还问呢。

    “这些事儿还用你操心,妈人缘没那么差。”黄芪就笑?,自家这闺女有点儿往小老太太的趋势发展呢?越来越唠叨。

    知道你人缘好。可知道归知道,问还是要问的。这不是关心嘛,不问您哪知道我关心你呢不是?

    “方儿,帮我个忙,行吗?”时间晃晃悠修的进了七月,方淮心做试验的地里,大蒜、胡萝卜都已经收获了,长得非常好。老庄稼把式一看?就知道用过化肥的,跟没用的区别。地收拾好了,还能再种上一茬大白菜大萝卜和大葱。正在地里忙活着呢,罗玄走到方淮心身边儿,跟她说悄悄话?。

    “怎么了?”从京城回来快两个月了,罗玄跟转了性似的,不爱说话?了。他们两个也许久都没有说过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