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章:中转站(第1/3页)  六朝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在卫青杀气重重目光地扫视下,很多商贾都不由自主的低下头,利用身前之人的背影挡着自己。

    同时,又把脖子伸进了衣服内。

    司匡瞥了一眼下方做贼心虚的商贾,轻蔑一笑,摇了摇头。

    站了许久,累了。

    先拽了拽衣角,随即坐在地上。

    隔着刚刚抬上来的案几,与卫青对视。

    双手自然地搭在大腿上,笑容满面,声音沉着。

    “卫公毋忧,鄙人将述之法,最少可以令走私现象,减少七成。”

    “哦?”卫青轻呼,注意力从下方“卖国”商贾身上离开,转移到司匡身上,额头皱巴巴的,忧愁依旧未散,“公有何妙计?”

    司匡嘴角上扬,勾起一抹弧度,斜视下方商贾一眼,嘿嘿一笑,直呼:“筹军费,商战匈奴,吾有两计。”

    语气微微一顿,道:

    “第一:令长安改良孝文皇帝的卖官鬻爵之法!”

    “如何改良?”

    司匡挪挪身子,把刚才覆盖案几的麻布捡了起来。

    铺在案几上。

    又把毛笔、墨拿了过来。

    边说边写:

    “在前者基础上,增加一项:天下商贾,运盐于北部边境者,每年按照次第,得虚爵,除俸禄、封地之外,其余特权皆可享,包括子嗣入朝为官之权。”

    “首年运盐者,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位列第一者,可得第五等大夫之爵;次者得四等不更之爵,位列第三者,得簪枭之爵;以此类推,位列第五者至第五十名者,皆得公士之爵;其余者,可将食盐按市价,卖与边境。”

    “至次年,运盐者,只取运量前十,爵增一级,其余者,可将食盐按市价,卖与边境。”

    司匡考虑到这群人可能在原先的卖官鬻爵上买过爵位,特意补充。

    “首年,若前五十名所怀爵位高于运盐所授之爵,可在原先基础上,增加一级,增加之后,所得爵位,最多至第九级五大夫。”

    如果说首年最高授爵到大夫,只能吸引一些中小商贾参与竞争,那么后面这个增爵一级足以吸引大型商贾。

    换而言之。

    这一策略,足够让盐贩子,产生内斗。

    只告诉他们,运量靠前才能得爵,至于运多少,他们自己看着办吧。

    反正运少了,绝对无法在这场买爵的风暴中胜出。

    再加上有按照市价卖给边境这一项保底,他们运输起来,没有后顾之忧,绝对会拼尽家产,进行厮杀。

    没办法,爵位对商贾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

    至于天下之盐尽在北方边境,容易拉高大汉其他地区盐价这个问题,司匡也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

    只要找一个合适的中转站进行数量调控,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调控对于交通的要求很高。

    《尔雅·释宫》云:“四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的,只有各地的郡治!

    司匡笔直坐着,提着笔,在这块粗糙的麻布上,写下了一个地名——晋阳。

    望着卫青,指着这两个字,继续讲解。

    “天下之盐,集中在北部边境,容易造成其余之地盐量短缺,盐价抬升的情况;还蕴含匈奴合力进攻储盐之地,攻盐仓的问题。”

    “因此,处于安全与民生考虑,吾建议,把运输所得之盐,尽储于晋阳!”

    “利用所盈之利,修建晋至函谷关的汉驰道。如此一来,晋阳可北通边境;东至齐鲁、吴越;南经函谷,向西入咸阳,进而至陇西;亦可经函谷,向西入咸阳,进而南下,经武关,至于南方诸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