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40章 脑细胞不够用了(第1/2页)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智慧,就是在聊天的过程中,产生并明晰的。

    因为交流绝对可以刺激你的大脑运转速度。

    两个事情,一个是对目标客户实行优惠的想法;一个是成立供应链公司的想法。

    居然是在和平峰集团张处,滨煤集团杨处交流的过程中,一个突然冒了出来,一个逐步清晰了起来。

    张小北都有点佩服自己的脑神经了。

    看来自己也属于“考试型”选手啊,临场发挥和应变能力真强。

    不过想想刚改革开放那会儿,人们的态度,那是个什么样儿?

    和现在深化改革的氛围相比,估计那时候人们的思想更加保守吧!

    可就是这样,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走过快30年了。

    这全国上下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了。

    所以,企业深化改革的路子还会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牛掰!

    哈哈,让改革任性下去吧,看看把平煤集团和滨煤集团都着急成什么样儿了。

    当然了,跟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比起来。

    自己定个合同,发个煤,真的成了小事儿了。

    太小了。

    张小北把自己的行为归结为企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遇到的问题。

    什么事情,都得亲身实践,你才能知道门道在哪里。

    有些想法对不对,你得先经过检验,才能向上级反映。

    不能红口白牙说空话吧!

    那叫空谈误事儿。

    所以张小北觉得,看似很矛盾的两个事儿,其实是分不开的。

    实践,怎么实践?那就是得亲自干啊!

    可是你要干,是不是跟企业的有些制度就不符了啊!

    啊,在职人员经商?

    倒是不犯法,可这名声不好听啊!

    既然这个事情存在违规的问题,那让他“不违规”不就好了吗?

    不过这个事情解决的思路在哪里,还不明确。

    再考虑考虑吧。

    还有,杨处刚才的说法反过来也提醒了自己。

    自己将来在供应链公司这一块儿,完全可以把一些小的市场客户吸纳进来。

    整合打包,让供应链公司自主经营。

    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别看是经营性客户,资金灵活啊,要现金有现金,要承兑汇票有承兑汇票。

    而且他们跟银行的业务,肯定要比大的厂家更加“熟练”。

    第二,这等于一批煤卖了两三次啊,先卖给供应链公司,再卖给中间经营商,再卖给直接使用厂家。

    这中间到底有多少利润?

    是不是可以深度挖掘一下价格的潜力空间,让整体销售价格再上一个台阶?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这都不是什么太费脑细胞的事儿。

    当然了,如果目标客户是骨架,那么这些小客户一定是填充进来的肉啊!

    目标客户将来占60%,可以达到抵抗市场风险的目的。

    中间经营性客户占40%,完全可以活络现金流啊!

    现金流啊,那是什么,那是一个企业的命根子啊!

    嗯嗯,这些想法都得记下来。

    等哪天真的思考成熟了,跟领导们说一说。

    话说我们已经改制了,就应该在法律约束的范围以内,有多灵活有多灵活,这才能起到“表率”作用。

    ……

    好吧!

    思维有点乱,脑细胞有点不够用了。

    关键是想法有点太大。

    所以呢,现在还是别想了,给刘峰刚回个电话吧!

    不过,人家杨处说了一万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