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4章 小楠不让人省心(第1/2页)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说到这里,张小北的眼光看向了金永利,金永利也是充满了赞许的眼神。

    “继续。”金永利说道。

    “所以,您这么一说,我反而觉得,自己以前的高度紧张,有点儿过了。”

    “坦然一点,从容一点,也许是解决这个事情最好的方法。”

    “我们不够从容,也许是我们还不够成熟吧!也许是我们对金盛的过度在意吧!”

    “金盛,也是诸多客观事物中的一个普通存在。既然是一种存在,从理论上来说,经历各种争议和非议,就太正常不过了。”

    “全社会在监督,也就意味这全社会都在看金盛,关注金盛。”

    “那么zf呢,政策呢?是不是也再看着金盛?”

    “所以,就这件事情来讲,zf不会不管我们,甚至就我们创造的业绩来说,那在全省都是排在前列的,在全省都是走在改革前列的。”

    “先是从gz改制,实现了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双重融合。”

    “现在我们又吸纳了港资,实现了gy资本、民营资本和港商资本的三重融合,这是一种混合的所有制经济成分。是个新鲜事儿。”

    “甚至上市以后,将资本进行充分的社会化改革,这绝对是个个例。”

    “在全省来说,不敢说是独一份,但在我省的能源行业,绝对是头一份。”

    “而且,从改革的效果来看,也是非常明显的,金盛这几年的经济效益越来越显著,已经引起了高度关注。”

    “去年,我们莫名其妙地就收到了一个奖项,是全省煤炭行业效益n佳,人家通知我们的时候,我们可是啥也不知道啊!”

    “这个奖励可不是说掏钱就能买来的,而且金盛向来在荣誉方面比较低调。”

    “此外,近年来,金盛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就业,社会扶持,贫困帮扶,等等等等,一个多y有了吧!”

    “所以,我感觉,更高层面的领导们,对于各种经济成分的成长,比我们要上心,比我们更关注。”

    “如果金盛的路子是可取的,说不定会从另外一个高度对于金盛做出一个评价。”

    “如果是官方正面的声音,那么一切网络传言,便是不攻自破了。”

    好吧,张小北在金永利的提醒下,灵感来了,大说特说,而且全在理上。

    “嗯,知道我为什么问你们吗?”“你们”?其实是“你”吧,老经充其量是个听书的。

    不过这句话问完,张小北和经六福没有作答,金永利却是继续开始说了。

    “其实,我也是在印证一下自己的想法。你刚才所说的,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

    “经济需要的是活力,是进步,是不断地改革,这也没有哪一种形势是固定的,是一成不变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信,大家伙的眼睛是雪亮的,zf的眼睛也是雪亮的。”

    “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从请gy股份当中完全脱离出来,因为国资成分,对我们是最直接的监督,也是我们所有行为和决策的把关者。”

    “这个是个根本,是不能丢的。”

    “金盛要有胸怀,要海纳百川,但是方向一定要对。”

    “我们金盛集团有胸襟,也完全有能力,走出一条别样的路子来。”

    “董事局主席刘向波曾经说过,金盛就是一块试验田,要在企业发展方面走出一条新路子来。”

    “新事物的成长,跟旧事物的沉没,是一个此起彼伏的过程,这个过程没有谁对谁错,都是在本着为当地社会和老百姓负责的根本点上,立场不同而已。”

    “所以,接受非议,接受争议,去改造自己,让自己成长,这就是我们要走的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