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4章 “借刀杀人”的路数(第1/2页)  我在煤矿卖煤的那些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天叫你来,就是集团内部想先从销售上开始这项工作。”

    “正好借王蕊这个事情,我跟你说的再直接一点。”

    “裙带关系维持不了一个企业发展,旧有模式也迟早得突破。”

    “你说这金盛集团,看着制度搞了好几米,可执行了几样?”

    “现在销售上基础很好,张小北把该赶走的都赶走了,该藏着的也还藏得很好。”

    “但是那几个你们所说的奇葩也好,人才也好,得有个合适的机会出来吧!”

    “那就借第三方的手把他们给‘找’出来,通过第三方的嘴把他们给提出来。”

    “至于说,能不能起到作用,能起多大的作用,这个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是,我们要借他们的嘴和他们的手,办一些我们想办的事情。”

    “四个字,‘借刀杀人’。”

    “还有啊,资源问题现在是个瓶颈,如果金盛没有一个井然的管理秩序,外部的开拓和发展那都是空话。你觉得呢?”

    前前后后说了这么多,金永成把一个必选题丢给了金永利。

    其实就是当面跟你说一下,你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金永利听了之后,答道:“嗯,销售分公司面临的困境最大,任务最重要,跟公司的上市工作息息相关,从销售上开始整顿,这个突破点口有问题。”

    “但是一点,总裁,时间点!”

    “这个进驻的时间必须恰到火候,销售上现在有基础,但基础还是很薄弱,毕竟销售权现在四分五裂,各自为政,有些事情推行起来,怕是难上加难。”

    嗯,金永利的担心不无道理。

    那几年,咨询市场是很火。

    到处都是企业培训,企业管理课堂。

    有些是现身说法,有些是网络学院,多如牛毛。

    好像那时候诞生了一批这样的“管理”人才和机构。

    似乎有一种氛围,一个不大谈特谈管理的企业就不是一个好企业,一个不搞企业培训的企业就不能称之为一个企业。

    火啊,火的一塌糊涂。

    其实来说,那时候的管理市场简直就成了插科打诨,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高粱地,跟脱口秀都差不多了。

    那些个讲师,一个个比王字健的口才还好……

    好吧,闲话收起。

    金永利的说法很对,现在销售系统还是四分五裂,一些主要工作还在等待之中,您要这个时候弄一帮爷爷来了,怕不是要好事儿,是要坏事儿吧。

    谁知道这些爷爷们几斤几两呢?

    “永利,这个不用担心,你听着,他们是听我们的安排,替我们做事,放心,都有正规的约束合同和保密合同。”

    “而且这一家,国内的很多大型企业都请过。”

    “这是春节的时候,董事局主席在一次聚会上遇到了他们的主要合伙人,才产生的这个想法。”

    “年前的‘轮岗’,只是一个信号,先搅一搅,让人心动起来。”

    “对于他们的到来,会提前放出消息,让大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4月1日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会将这个事情形成一个议案提交上来。”

    “这样消息的扩散会更快。”

    “但是他们不会直接进驻公司,会从我们的一个子公司开始,看看到底能起到多大效果。”

    “第二步才是进驻集团机关,这种事情,毕竟是在一万多人的企业里进行,我们肯定慎之又慎。”

    “他们也需要等,要等你们的销售队伍有了足够的基础,要等你们的业务有了统一的基础,然后一举进驻,把销售工作彻底统一起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